这个叫许晴的女子

最近忙则忙矣,还是有些娱乐话题在茶余饭后飞来飞去,供我调剂脑细胞。这不,许晴录制了最新一期的《金星秀》,有关她在《花儿与少年》里面的表现又被拿出来翻来覆去的解析了。哎哟,那可叫一个众口不一,争议颇大啊。

我舒展舒展筋骨,顺手查了查她的百度,哟,竟然是水瓶座的呀。这可是我的兴趣所在。于是我扫荡了两季《花儿与少年》。看完之后,我最直接的一个感慨就是:这女子得多大胆子啊,才能连续参加两次这样的真人秀,她是找虐去的吧?当然了,这种感慨里显然包含了我的无限理解和赞成的。所以,对于许晴,我是带着欣赏来发表看法的。这个容我后续慢慢道来。

当务之急,我得先找到对许晴参加《花儿与少年》这档节目背后的原因做个了解。很遗憾,网络没有一篇文章能让我找到过瘾的感觉,不管是喜欢还是讨厌,我觉得她们说的那个许晴从象牙塔里走到这个一个让自己狼狈不堪的节目中来的动机始终不合我意。那不如我把自己希望的观点写下来更好。

我非常喜欢《花儿与少年》里的许晴。尽管以前并不是她粉丝,也并不欣赏动不动就撒娇耍赖的女子,甚至看到她在节目中斗气的时候心生厌恶,但是,这个叫许晴的女子,我是真喜欢上了。

这只瓶子为什么会来上这个真人秀节目呢?我揣测至少有两个动机:第一,她一直纠结于要不要孩子,对于这个问题她在第一季的时候就说过自己2014年才想明白,她决定了不要小孩子。我觉得她不是不喜欢孩子,只是她其实一直就明白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成熟度不够,她害怕承担不起一个孩子。不是物质上的,是心理上的。所以,她实际上会自责,也会怀疑自己,甚至希望改变自己。我想,作为正常的中国女子,在传统文化中熏陶长大的成年人,多少会被传统观念影响吧?不管自己做出的选择多么理由充分,也还是要照顾到周边亲人的想法,甚至是考虑到自己后半辈子真正的幸福吧?所以,许晴想跳出现有的窠臼,换个角度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只能这样,或者说是再次确认自己真的无能为力,于是,她忐忐忑忑的来了,尽管没想到会那个悲壮。

第二,许晴虽然与名利若即若离——这应该是水瓶座的普遍特征——但并不代表她愿意停滞不前,无所进展。在节目中她反复强调自己对精神交流的重视,并表现出对精神享受的迷恋。我还真不认为那是小资和文艺在作祟,瓶子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是无穷无尽无处不在的,呵呵呵,甚至是会无所不用其极。所以,许晴的精神世界需要再充实,既有的岁月里她不缺,但也不嫌多吧?换个更有意思的场所看看自己能有什么样的际遇,也不赖。于是,她潇潇洒洒的来了,自然没想到会这么激烈。当然了,后来宁静在凤凰卫视的访谈中聊到了自己因为好奇来了这个节目,我觉得许晴也会带着这样心情的。这是我理解的动因,或者说是我希望的动因。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许晴来了。

她有没有想过这个后果呢?被大众黑的体无完肤!肯定是想过的。从她目前的状态来看,显然她也有能力承受了各种后果的,算对得起自己当初的选择了。这是我觉得她勇敢的最大的一个原因。我没有看到一个灰头土脸的许晴,我看到的是一个46岁仍旧潇洒自在、美丽自知的美女。事后一档节目访谈中她说:“大家要是不喜欢的话可以不看的。”我觉得好拽啊,酷毙了!那些说她心智不成熟,EQ不过关的群众们,瓶子其实是十二星座中比较不害怕非议的,他们真正恐惧的是没法忠于自己,或者说是理想不在,希望不存。

许晴的无能为力、失望痛苦,在节目过程中就已经经历过来。当然了,来得快,去得也快。我相信这两次节目中的旅行,许晴自己是收获最大的。很多人说湖南卫视利用了许晴的性格,一开始就预谋着这场冲突,希望借由许晴本体的矛盾增加收视率。我可能会这样理解,许晴不花分文的借助了一个公众平台,率性的毫无包袱的做了一个痛快的自己,就像在镜子中观察自己的行为举止一样,也跟从朋友中收集来的自我评价一般,她好好的把真实的自己的一面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种收获对她来说,可能更划算,也可能正是她想要的。她说过,作为演员,表演过很多人,却从未真正的呈现出自己。这次,她实现了,真赚到了。

听说,水瓶座是最需要心理医生的一个星座。我想,可能由于他们太过敏感和自省。我费心查阅了娱乐圈里的众多水瓶座女星,她们有章子怡、李湘、杨千嬅、林心如、王祖贤等,我没有看到第二个许晴。这是肯定的了,因为不会有第二个许晴的。我想表达的是,谁没有过敏感的年龄?谁没有过不安的自省?但是,世界上真的找不出第二个一模一样的你我他。许晴义无反顾,接二连三的真是做自己,看自己,发掘自己,忠于自己,她的害怕她的沮丧她的后悔,我们在节目中看的一清二楚,可是,还这么认真地较劲,特二的坚持,让我很感动,很佩服,这是我觉得她勇敢的地方。许晴爱撒不撒,你我爱看不看呗。

我肯定不是许晴。我们都不是许晴。但我们看着许晴,就像在看自己。许晴是幸运的,因为她看到的是真切的自己,而我们,只能透过许晴看到迷雾中的自己,因为,我们只能通过领悟去看,没法把一块家里的镜子放大到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等这广阔的天地中去看,也不能把这面镜子24小时不停歇的扛着360度无死角照射到自己。于是,我们还可以躲藏,还可以狡辩,甚至还可以装作看不见。

我不愿意这样。虽然我没有湖南卫视安排的这个大镜子,但我愿意多照照镜子,找找自己,从不同人的眼睛里,我愿意带着善意和虔诚,好好的看看自己。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文学与休闲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