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之山

2月的第一个周末,正值立春,杭城的天气好得出奇,阳光灿烂得紧,舒适气温让人仿佛嗅到了空气中那久违了一整个冬季的融融暖意。终不想把这大好春光徒留在小小的室内,于是乎爬山的念头一萌动,就再也耐不住蠢蠢欲动的外出脚步。

妇孺皆知的西湖,还有那傍湖而依的三面群山。所谓一城山色一城湖,山水的灵动结合,四季的写意着色,使得杭州这个古称武林的地方平添了几多风情,有了千百年来让诸多文人骚客吟咏的景致。

武林的山,都是矮个子,至多不过两,三百米。在一览众山小的巍巍泰山面前,只能算是排到很末尾的小弟了。但据上学时的地理老师说,按地址年龄算,武林的山才是爷爷辈的哦。^_^ 谁是谁的后辈咱们暂且不考究,重要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西湖之南的玉皇山,海拔237米。传说,西湖本是天上掉下的一颗明珠,由玉龙和金凤相护而来,一者成玉皇山,一者成凤凰山。且道这是后人附会,但玉皇山成为道教供奉玉皇大帝的场所,晚清“西湖三大道观”之一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类,这还是座武林城中相当有知名度的山~。(^_^好歹也是我要爬的嘛,怎么的也得先褒扬一番不是。哈哈~)

买了进山的门票(嘿嘿,武林少数要买票才能爬的山,由此可见江湖地位之重啊),开始拾级而上,不甚规则的石块垒砌成了三曲两折的蜿蜒山径。爬山的乐趣就在此开始了:脚下的球鞋底和台阶面的每一次踏实又亲密的接触,海拔就又向上拔高了几分。步步累计,霍然回头,已是关山来时漫漫路;而当初还那么仰视着的山顶,已然成为了足下的一个被征服的据点。无怪乎,那么多人享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之后,登高望远,极目天舒的那份酣畅淋漓感。

不紧不慢地匀速爬着山,一边转着脑袋四下看风景,一边不忘拍下喜欢的一石一木。在静谧的山道上细细感受着山林的脉搏。

听闻:有徐风过耳,穿过长青的松针叶,送来悄然绽放的腊梅芳香,转来某个枝头清幽的鸟鸣;

看思:斜逸在山道中央的藤枝,慵懒又霸道;跳蹿于高木之上的松树,调皮又机灵;还有头顶优哉怡然,飘然而过的白色棉絮,此刻已在我眼里幻化成了无数的棉花糖。

此番寄情于山水之间,相忘扰攘尘世的闲情逸致,怕只有在回归于自然怀抱时,才感受得分外鲜明深刻!

登上山顶,坐定紫来洞旁的茶室,点上一杯菊花茶,看杯中水气氤然,菊花慢慢伸展,啜饮一口,淡雅之感由口入心。 

郁达夫在《玉皇山》游记中写道:“登高一望,西北看得尽西湖的烟波云影……; 西南是之江,叶叶风帆……;向东展望海门,一点异峰,两派潮路,气象更加雄伟。”

俯瞰山下的八卦田,远眺极目处的钱塘江,喝着菊花茶,只有惬意二字萦绕心田。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文学与休闲, 连载与故事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