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到了我们再吃

        我一直觉得,民以食为天,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天经地义。餐桌上,明明饿到两眼昏花,却还要等到人都齐活了才吃,真是种违背人性的行为。

        不过,这个认知被前不久的一场经历打破。至今想来,感慨万千,羞愧不已。

        事情是这样子的。

        咱致力于身康体健,貌美如花的“中二美女跑团”许久未聚,大家风风火火,走东走西的各自忙活。难得在一个周五的晚上约齐了时间进餐。U姐找了自己同学的店,大家说好晚上7点“盒马鲜生”里见——那是个现场花式鲜做各种活海鲜的商场,也是种新的海鲜运营模式。创始人是中欧校友,中欧人早都争相考察、学习、分享很多次了——我是第一次要去现场品尝,自是兴奋不已,特地饿了一个中午加下午的时间,准备大快朵颐一番。

        我按时下了班,地铁直达,到了中心区的“盒马鲜生”大卖场。喧嚣不已,座椅上挤满了人。诺大一个开扬的场子,找不到可以跻身的缝隙,我倒吸了口冷气,望着短袖加裤衩的男男女女们发呆。回过神来,我开始找寻姐妹们的身影。

         透过人群的缝隙,远远看见了一个“鹤立鸡群”——那是一个披着顺肩长发的美女孩:妆容精致,脸颊水灵,皓齿明眸的样子像极了刚捞上来的嫩莲藕,湿答答蓬松松的,咬一口,脆生生的可爱又可亲——那是U姐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女儿“米童鞋”,周身的艺术范儿透过空气,一层层一圈圈的渗透出来,冒着雾腾腾的水汽,沁人心脾。我是真喜欢看她美美的样子。

         她刚好抬眼看到了我,于是灿烂的笑将开来,但没露出来一颗牙齿。似乎感觉到了我在痴痴地发呆,她朝我使劲的挥了挥右手。我就觉得她那阳光般绚丽的笑容是带着魔法的,随着挥舞的手臂,炫出一圈圈的光晕,还是金色的。真是一个心旷神怡的聚餐。

        我踩着人流,挤着时光机器般难能可贵的缝隙,挪到了“米童鞋”的身边。她占了张中间的桌子,四张座椅挨得很紧,被周边的食客压扁了一样,贴着桌腿立着。“米童鞋”弯下腰来,费力的替我“掰开”来一张椅子,用纸巾轻轻的拍打完椅面直起腰来,又顺手帮我接过卸到了一半的双肩包,整齐的码在另一张座椅的正中央。再柔柔的对我说:“姐姐,包先放这张椅子上了哈。”我连声说好,惊讶于这丫头伺候起人来的动作是这么连贯又舒服。

         一落座,我仔细打量起“米童鞋”来。她今天穿了身看起来像DVF的裹身长裙,衬得修长的身材婀娜多姿;摆在桌上的橙色小包没有LOGO,但精致而秀气,透着优雅的光泽;纤腰上还系了条爱马仕的小丝巾,花样不算浓烈,但很是打眼;脚上的平底鞋子精巧不已,似乎冒着森林里带来的精灵气息,感觉她的双脚踩在仙境里……“米童鞋”似乎被我看得很不好意思,睁着双亮闪闪的眼睛,带着羞怯的说:“姐姐,我以为今晚有你们工作上的伙伴,所以穿得比较正式了一点。到了这个场子一看,似乎有些太过突兀了,大家都是拖鞋短裤的……”

         我呵呵连笑,直夸她好看,不用介意别人的目光。正说着。一个轻柔柔的声音响起在附近。原来U姐也到了。她一如既往的美丽优雅,修长的身段穿着黑色阔腿裤和暗金色丝质上衣,看起来知性又柔和。U姐刚加班开了个会,一落座就笑嘻嘻的喊饿,吩咐“米童鞋”去点菜和拿餐具。我自告奋勇一块去张罗,却被“米童鞋”照顾得周周全全——她不强势,但足够体贴,行动流畅而迅捷,感觉一生下来就会了这些似的,张弛有度,安排有方。例如,她礼貌的找了职员带我们看海鲜,报了数量和做法,但每次都会询问我的意见,虽然我每次都用“随便”或者“你定就好”来回应,她还是不厌其烦的每次都问。我也不会觉得厌烦——因为她的态度和语气,让人由衷的感到舒服。

         带着“迷姐”般的崇拜,我被“米童鞋”的行为大大圈了个粉,屁颠颠的跟在她后面,像个跟屁虫一样协助她搞定了大大小小七八样菜。

         回到座位,我还没来得及夸赞“米童鞋”几句,还在微信处理工作的U姐就吩咐我问问其他人到了哪里。我回答说她们会还没开完,估计至少再要半小时。U姐说没事,咱等她们。

         这一等就从晚上7:30等到了10:30……我已经忘了过程中有多少次这样的对话:“姐姐,她们会还没开完,让我们先吃。”“没事,我们等她们到了一块吃。好不容易聚聚,她们没吃饭,也饿着。”“妈,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吃一点点……”“没事,你俩饿了就先吃点,我等她们……”

          我只记得一盘盘的海鲜上来之后我们基本上没动过筷子,三个女人就望着这些热腾腾的海鲜由热变凉,由鲜变蔫,由诱人到无味……大鱼大虾们似乎走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蒸发在冬天的冰雪里,不但被冻住了身子,就连残存的香气都似乎被冻在了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的爪哇国……我们三个女人就这样眼巴巴的望着它们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暗暗的咽着口水,偷偷的砸吧嘴唇……合着嘈杂,像看完一场午夜电影般,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又饿又困又乏……

          那边的姐妹也内疚不已。没有办法,工作重要。她们也不可能扔下客户不管。既然都饿,索性就带了过来一块吃了算了。U姐知道她们要带客户过来,吩咐“米童鞋”去加些海鲜并买些热食,我这次抢了个先,跑出去买了些面包和沙拉过来——卖场已经打烊,海鲜不能加了,只剩下这两样可以现吃的卖了……我们是真的饿了,开了些蔬菜沙和面包拉扒拉了几口……瞅着满桌的海鲜,虽然已失去了最初的兴奋食欲,但好歹还带点肉吧。“米童鞋”和我同时瞄了瞄还在处理工作的U姐,互相使了个会心的眼色,抓了几只大虾,埋下头来,咯吱咯吱的咬开了……啃完,我们很内疚,没有再下一筷子。

          诺大一个卖场,只剩下我们这张台。那边的姐妹还没到。U姐已经不让我们催促了。三个人,眨巴着无辜的眼睛,你看我,我看你,我和“米童鞋”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她们终于来了,U姐赶紧招呼起啦,忙不迭的说:“你们辛苦了。我们刚吃过了一轮,桌上都是给你们留的。”  说罢,亲自动手招呼好客户吃将起来。稍待缓和,U姐主动跟客户聊起来,化解了一堆人的各种不自在……

          当晚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先吃了那些海鲜会怎样?”

          ——后来者不会认为我们自私;

          ——大家不会觉得我们有失得体;

         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U姐没有让我们先吃?”

          ——因为她想大家一块聚餐的感觉,落下任何一个都觉得于心不忍?

          ——因为她注重形象,不想让约好的对方觉得自己不礼貌?

          ——因为她本质善良,要给加班的朋友们多点关怀和温暖?

          我没有问U姐是怎么想的。对她来说,这或许已成了一种习惯。也许,正是这些类似的习惯融聚了一堆喜欢她追随她的同事朋友和亲人,大家沉浸在她营造的舒服和温暖里,感动而感叹,就如我一样,也深受启发。

          我反复在想,假设我们那天提前吃了会怎样。结果是:也不会怎么样。那样的话会在我的生命中增加一个赞叹的回忆:“那顿海鲜味道真好。”但一定不会带给我这么多的思考。

          我至今都在回想那天,迟到的姐妹看到我们整整齐齐的等待时她们脸上感动的表情,那是发自内心的温暖和安心——在自己为工作注入生命的意义时,还被人惦记着,照顾着。

          我也记得那天陪同而来的客户的表情——那是一种备受尊重的惊讶和惊喜,隆重得超乎了自己的预期。那一刻,他们一定不会认为等待的这群人只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之一,而是群像多年老友一样,等着自己到了再吃。这样的感觉,温暖而舒适。心的距离,被拉得很近……

         “等你到了,我们再吃。”有时候是客套;有时候是圈套;更多的时候,我希望是种善良的“老套”,可以用在老朋友身上,也可以用在陌生人那里,再等等,只会等来更多的温暖和善意。只要有心,对方就能收到,如此,比早动筷子要好。

         我以前不明白:饿了就吃,天经地义啊。这没有错。有时候,动物属性让位于社会属性,会让人看起来人性很多,敦厚很多,温暖很多。

         以后,当有人要等的时候,我可以忍饥一会儿,多等一下,到齐了,再吃。实在不行,就备些零食,垫补垫补。心暖比胃暖更暖和。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文学与休闲, 连载与故事, 销售与服务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