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阻碍了你的思维升级

今年迷恋起“思维升级”这词,许是“脑子”要折腾,蠢蠢欲动,亟需换代。既然“升级”义不容辞,一番透析下来,觉得思维受限怕是最大的挑战,索性把“CPU升级”当成了年度大戏,演得甚是投入。

正所谓,“目之所及”则“春暖花开”,哪里有浇灌,哪里就有花采。我花了些心思,研究了番思维的内涵,别的没找到,倒是收获了些有关“恐惧”的感悟,很是有趣。且听娓娓道来。

人群里,个体思维有明显分级。处于基础阶段的相当于游戏入门档,so easy;大部分则是泛滥成灾,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听得够多,区别不大,so normal;极少部分很高级,我等凡人垂涎三尺,光剩艳羡,仿都仿不出来,so biger。通俗来讲就是:牛人就是不一样啊,可惜咱不是。

作为接受过国家正统本科教育的八零后女纸一枚,我相信自己是走过了“so easy”这一关的。但在“normal”的哪一子级里,却不得而知。幸亏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从“easy”到“normal”的过程中,哪个是核心因子?我想,是恐惧的分级。人生而敏感,触感不同,程度差异,但少有油盐不进的“绝缘体”。尤其在“害怕”这种情绪上,边际广阔,层级颇多,简直就是“人以群分”的好标尺。

一个恐惧太多的人,是难以拨出精力关注其他的。ta会被局限在一条窄小的轨道里,率先解决生存。若马斯洛的第一层级没法突破,其思维也就停滞于此,难有升级。我还发现,处在这个阶层的我们不是想得太多,而是恐惧得太盛。我们所想的都是假设出来的畏惧,例如:我是不是不受欢迎?Ta是不是不爱我?我会不会无所归依?这种言情小说般的设想,再经过情绪的酝酿,最终导向狭隘。推来演去,只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不值得任何人热爱”——这是通向懦弱的自毁前程,因为这种可笑的思维导图只会带着我们自弃于天地,亲朋,好友,及自己。我见过很多这种例子,也经历过这种挣扎,深刻体会出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以为是”。拨开云雾,难道你看不到绚烂如彩虹,也不过是七彩汇聚而已?有人说,那些杀不死你的必将成就你。我想,大抵如是。

在我的认知里,恐惧有多大思维就有多窄。反之,思维越宽广,恐惧越渺小。当维度大到一定程度,恐惧似乎不存在。如果一个人,足够幸运,此生难遇害怕,或已越过恐惧,那Ta一定拥有强大而精彩的思维,既宽且广还很高。估计,这就是那些牛人成就自己的有效路径。

这一认知并不高深,也绝不完美。于逻辑而言,简直糊涂。它只是我理解社会现象和推演事实本质的“预设原理”,并非第一归因,但足以为我所用,解释纷繁复杂。

写到这里,我想,我找到了升级的钥匙,打开了“极简”的大门,兴致勃勃的雀跃在天大地大的时代里。

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我在路上,漫步前行。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文学与休闲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1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