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我从去年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竟因为一个电台进线无意中给破解了,答案昌明的当口,我默默嘀咕了句:原来机关在此!

且来看看这“破案得道”的过程。昨午间听广播,某邹姓先生打进电台询问这么一件事:他违规停车,警察过来盘问,估计警察蜀黍语气和态度让人害怕,邹先生就要求对方出示警号或证件。警察蜀黍怒了,叫来几个同事,摁住邹先生,带上警车,关押到局里审讯。末了,给邹先生一个违规停车一个无证驾驶共计两个罪状。邹先生纳闷不已:两证我带着吶,兜里揣着你都没给我机会拿出来就判无证驾驶?于是问询电台主持人,这咋回事啊?

这事用民间江湖道理理解起来是这样:你的态度把警察蜀黍惹毛了,他要在权限范围内尽量使你“违法”成立。当然了,这只能算是小民的揣测,作不得数的,看看“法”咋说。

电台主持人的回答让我半信半疑,她说:警察是被法律赋予的唯一可以武力执法的群体,这是中国人民警察某法规定的,明确有这么一条说法(具体记不清原话表达了,意思八九不离十)。她说明,普通公民没有权利要求身着警服的警察出示证件或者警号证明,若产生言语或肢体上的抵抗,则会以妨碍公务罪名被武力执法。也就是说,前述案例里的警察蜀黍有权利在你要求他出示证件且出言不逊的时候叫来几个同事,把你摁倒在地,拉到警察局问审,若有反抗则可能会被升级的武力镇压。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主持人再补充了一句:若有警察执法,必须积极配合,一旦存在反抗,就可能被武力对付。原来如此!

既然警察被法律赋予了这个权利,那普通百姓自然得遵纪守法配合执法,不然就得挨打,结果就可能从个“嫌疑人”变成“被打人”,后果如何,各安天命。难怪大家建议:态度要好,懂得示弱。并不是大家都世俗圆滑了,是因为这是法律允许的?

我还没来得及验证主持人的表述是否有据可依,但是不得不感慨:很多知识分子吃亏就吃在这里,放大了法律的安全性,低估了法律的严酷性。尤其在世俗生活里,被各种不一的执法者操作起来,看到的法律不一定是自己之前理解的样子。也对,可能本身法律知识不够,浪漫主义色彩太浓,等到反应过来,人或许早已不在,也就没法继续修行了。

原来如此!古语说: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放现在,就是懂得适时低头,是件好事,至少可以保命。

那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家伙们,这个会不会让你感悟更多?听懂了,理顺了,怕是以后也能更通透了。

主持人最后要求邹先生留下联系方式,说是警察蜀黍判他无证驾驶一罪解释不通,她会让相关单位查证了解,会及时反馈。

听完后,参悟不少。人情俗世,参与其中,要懂些游戏规则。我等驽钝,怕是要花更多时间了悟,尤其会耗费更多精力区分真假。这么个活法,不免胆战心惊,除了参天拜地祈求神明照应,还可以做些什么?

于我,深刻见解了“以柔克刚”的生活智慧,举一反三,不免浮想联翩,收获不少。水是好东西,我等掬水解渴,满眼清风白云就盼着满面清风徐来……

我喜欢这个词:上善若水。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文学与休闲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1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Xu Lijun
2016/05/21 03:41

也许有些细则是“法”忘记规定或规定不清晰了,一千种人有一千种理解,个体无所适从,只能若水应变。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