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周期 The Cycle of Effort

在当今忙碌而支离的时代,大部分人都经历着一个称为“努力周期”或“痛苦周期”的无奈循环。这种循环引导我们朝向一个不健康而又成瘾的生活方式,以至于我们越是努力,却越是偏离正道。
这种生活周期受到我们所处社会环境以及自己内在包袱的驱使,加速着循环,最终可能让我们付出代价。
就像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的一个我认为有点偏激的标题文章:“你的业绩决定你的价值”,我们往往通过我们所做的工作或成就来定位我们在社会上的“身份”。我们成就,于是我们有价值,若我们没有成就什么,那我们仿佛一钱不值。在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痴迷于成功、事业和特权等,为之牺牲关系和家庭也在所不惜。
另一个驱使来自我们自小逐渐积累而来的包袱,比如,你必须完美、你应该让他人满意、不要输在起跑线、你必须强大、迎难而上等。这些自小被灌输的观念有其优点也有其弱点,当他们变成一种驱动因素,便会成为问题,在现实中控制着我们生活的方向和速度。
努力周期(The cycle of effort) 按照如下顺序循环:

1. 成就 (活动)—成就总是建立在各种事情或活动的完成上。我们努力去做很多事情,期盼着能获得我们的身份。
2. 身份—我们可能感觉我们拥有一定的身份,但仅仅是因为我们近期的成就。而且他人的和自我的认可也是短期和苛刻的,我们能感觉自己是否重要有赖于我们能继续不断地去做事和去成就,于是,我们必须自我加鞭,争取越来越多的成就。
3. 驱动—欲持续有成就,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我们感觉自己必须维持持续的成就才能被他人甚至是被自己所接纳。
4. 接纳—我们之所以被接纳是基于我们所做的而不是基于我们是谁,因此,这种接纳是暂时而又脆弱的。于是,我们又不得不返回起点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努力周期。
这种努力周期或痛苦周期的一些病症是:我们的人生驱动往往会损坏我们最看重的关系(如夫妻恩爱、子女养育、孝敬父母、挚友切磋等);个人批评或自我否定往往会降低我们的价值感;我们不能很好地区分我是和我为,而且,每次我们哪怕有些许的成就,所带来的放松和愉悦也是短暂的。
而且,我们的身份越是基于成就或表现,我们就必须越要成就或通过更好的表现来保持或增加我们被接纳的层次,如此又加速了努力周期,最终将会使得我们的生活失去控制。
请你自我思考:
1. 我生活和/或工作中是否有一些部分被努力周期所影响? 请描述。
2. 我需要改变什么样的态度或行动才能迈出这个可怕的周期?
3. 若在一个组织里面盛行这种“你的业绩决定你的重要性”的文化,或者领导者通过这种努力周期来对追随者实施影响,人们会如何感受?
4. 我们可以怎样预见性地避免通过这种方式实施领导?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文学与休闲, 连载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