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就好

    坐在出租车里等人,过了得有十几分钟,师傅着急,不停的催着问来人何时到。

    我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发问:“停车的时候也计费的,您会损失吗?”

    我问得这么诚恳又直接,司机有点不好意思。赶紧说:“不是计费的问题。我职业习惯,停在不该的地方,怕罚款……停这里还好,前后没灯,不会罚……”

    “那我为什么感觉您有点焦虑呢?既然都会给钱,就当静静地休息了一下,不是吗?”

    “不一样的。我看您人挺和善的。我跟您说实话。等人对我们来说是不划算的,一个是怕罚款;二个是车子不动的打表,每分钟只算8毛;但开起来的话,每分钟能算2块5毛……对我们来说,还省出时间,划算多了……”

    “哦,原来如此。那我等会把您等的这些钱给补齐了,可以吗?”

    “不用不用,我只是职业习惯……”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您这计费不一样。我本来是这么想的:朋友既然都迟到了,我不想催她赶得匆忙;您也辛苦,既然走不了,就当拉了趟更远的远程,索性趁机打个盹儿,权当休息了一会;我呢,安静的听几首歌,慢悠悠的等,心绪安宁,也就不用惦记迟到受罚的事了……”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挺好。以前没这么想过,每次等人我都烦躁……”

     “没事。你不说我不知道计费不一样。你说了我就明白。我们互相理解,三赢就好。”

    “行,那我们再等等。”

    朋友急匆匆的跑着,额头都渗出汗来。到了车门口,看到我和司机不慌不忙,气定神闲的样子,似乎颇感意外。“你们是在聊什么有意思的话题吗?”“没有,我们就交流了些出租行业的专业知识而已。”“哦?……”

    “我们可以出发了吗?”“可以了,走吧。”

     朋友似乎还有些将信将疑,但我感受到她深深的舒了口气。解释多余的时候,也是种解脱——这也是让她还算自在的一次迟到吧?估计她是第一次发现我没有抬着脑袋坐在出租车里急迫的等她来。

     那天也真是奇了怪了。换作平时,我肯定也六神不定的等她来。司机催得多了,我也会沉不住气的烦躁。可能是因为带了耳机,歌声撩人,沉浸其中,忘了时间,乐得多听,才会如此放松的沟通和发问。没想到,一不小心,化解了三个人的焦虑,拯救了三个人的心情,成就了三个人的一日之晨。

     回头想想,除了迟到,放松的等待这样的事情我还是希望多来几打的。人说,越急越乱,忙中出错。如果能站在“上帝的视角”,对于改变不了的状态,索性来个悠闲自在,或者好奇探索发问,指不定会扭亏为盈。

     我不知道大家平日里会不会好好说话。我是不能保证自己常常得体的,有时候,话语脱口而出,给人刺激,带来伤害,我也后悔不迭,内疚不已。但说出的话,泼出的水,怎么也救不了。

     有话好好说,慢慢说,有疑问直接问,坦诚问,会不会越说越好,越问越通呢?越着急的事情越放松,索性暂停下来,细嚼慢咽,反倒更好?

      有时候,我们跟“双赢结果”的局面会不会只是相差了一双耳机的距离呢?拢住思绪,随歌飞扬,隔开了两个世界,一冷一热,一动一静,拼起来,就赢了。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家庭与生活, 文学与休闲, 连载与故事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