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坚持”这词很可怕

有时候无意识中会使用“坚持”这个词,自己念一遍的时候会发现这词太容易引起不同的联想,大部分跟“苦逼”有关系,就算跟“成功”关联着,也感受到那股浓烈的悲壮。

这实际上不是我主导的方向。当我在说“坚持”的时候,大部分是指一种习惯。就像张嘴吃饭一样,是种惯性,它不能痛苦,即使难受,也不会违背限度,是可以承接住也不会长久的不适应。这样一来,“坚持”只是种规则,循着它走就能喂饱自己,感受幸福。

但是大多数时候,“坚持”这两个字成了道符咒,沉淀着苦痛和难过。我不太喜欢游说别人忍受无法持续下去的“坚持”,就像无法要求自己持续去做那些没法激发热情,难以感受愉悦的事一样,我觉得痛苦的、长期的、毫无希望的、悲催到家的坚持是种犯罪,让人保持这样是罪上加罪。

如果跑步很痛苦,发现不了其中乐趣,就不要去跑,等到有一天你无意中发现了跑步的美妙,感受了其中的收获,心心念念想去跑的时候,再去跑。也不要为了设定目标去跑。为了享受幸福,感受成长,疏解压力去跑才算智慧。

因为好玩儿、新鲜、新奇,去做一些没有尝试过的事,为此“坚持”,这是中性的,是动物本能的。不要附加社会属性,即使为了秀自拍,也是人之常情,不带左顾右盼的单纯更美好。这种东西才能持之以恒。从古自今,不多爱美女的美丽吗?爱美之心之尝试,不需要坚持,人人遵守,个个追求,这才渊远流长。

因为运动,有些人也陷入过纠结:想把自己的热爱倡导下去,但又怕难分亲疏,不能平衡,为止搁置良久。我觉得:巡着热情,忠于自己内心,顺着精气神的导向,不用力纠正,不费劲坚持,这样就很好。是不是大众都来参与,投入了就得坚持,都不算重要。钟爱的自然一直会在,不热爱的功利主义者自然难受,隐忍下来也未必适应节拍,如果被误解为亲疏不分,那又如何?即使啥都不主张,不一样能被看出偏好,遭人误解?人生几十,哪有人人都照顾得到的精力和智慧?活得透自己的七零八碎,已是万幸。

活得本真不一定合世俗,所以有EQ一说。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也不是坚持就到得了的状态。俗人追求且行且歌,不碍着旁人生活,就挺好的了。自个儿寻着这轨迹,掌舵由已,拍照随人,好看的留下秀一秀,不好看的扔了出去当路人甲,咱也别以为谁都认识咱名字叫张三。

我不对自己说要坚持跑步,也没说要挑战马拉松成绩,那不是我的热情,至少现在没发现。我只是觉得有趣够意思,挖掘出自身潜能,徜徉在没见过的风景里,纾解下生活工作带来的大压力,迷恋一群跑友的志同道合很happy,就挺好。

如果这样下去了,被点评为够“坚持”,那就算是坚持吧。不过,不超负荷的痛苦,没社会属性的功利,不会丧失热情僵硬的持续,这是我要的坚持,这是我要的幸福感,这很重要,比坚持本身重要十万倍不止。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效率与效能, 文学与休闲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