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离职

不知道是因为天气燥热,还是因为年将过半,人常反省的因素,6月是个思变的高峰月。有离职念想的不光是同事,也有朋友。

我发现,人只要动了这一念头就很难有回头路,丁点小事都能促使离开的念想化为行动,快则几日,慢则几周,说变就变,怎么劝都没用。动作利索的,快刀斩乱麻,过了也就过了。怕就怕那些纠结的,钝刀样痛苦自己,也折磨旁人。

身边有些例子,大抵两类:一是郁不得志,所得达不到预期,明明舍不得放弃,希望还有挽回余地,便又听不得真言,钻到死胡同里墨迹数月,进退不得,白白浪费机会,空剩遗憾不已。这还算好的,更坏的情况是当事人的这种欲罢不能常误导了旁人,看似给了大家希望却又常常灭了大家念想,到头来得罪一大帮人不说,自己还带着愤恨离开,他日相逢江湖怕是横眉冷对了。

第二类就决绝点,早有打算,待到合适的机会到来,伸手一抓,双脚一蹬,说走就走,不留任何退路,不搅任何波折。处理得好的,大家一团和气,各方抱以理解,他日相见,剩下满满情份,谁都舒服。

这两类情况区别在于是否“知己知彼”。前者一般比较被动,因环境变化,当事人还没来得及“知彼”,人就陷在“舍不得却又留不下了”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人的心态调试很重要,需要“知己”:试问自己,环境变化,会不会影响自己初衷;新的挑战,自己能够克服?不过,这对人要求很高,身处其中,人很难做到理性思考,往往被情绪控制,失去客观。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不建议当事人贸然离去,想那“天下乌鸦一般黑”,若是因为自己缘故面临挑战,还是得靠自己才能突破,否则,到了下家还得花费时间建设,所有变化叠加起来压力是很大的,好多人未必调试得当,发展未必更好。后者一般比较主动,可能还没等到外部环境变化,当事人自己心理建设已经到位,一旦嗅到机会的踪影,就毫不犹豫突击,往往也跳槽成功,获得更大的回报。

人往高处走,离职不是件坏事,但没做好充分准备的跳槽就很糟糕。尤其是那种在目前公司发展尚好,只是阶段性面临环境和自我成长的挑战,感觉不适应而贸然提出的离职就很麻烦,一般都会发展成一场旷日持久的说服与被说服又没被说服的拉锯战。最后周边人都受不了放手了,当事人又觉得很受伤,好似别人不近人情一样,带着怨恨离开,哪能轻轻松松呢?

当然了,离职在很多时候也不算是件好事,能跟职场的第一个东家顺风顺水的“白头偕老”也很好,不过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别过得太将就。

这离与不离之间实际上是你和公司一纸合同的事,可以自己打架,思想斗争多少回都没关系,拉上亲朋好友一块群架也没关系,但是千万别把公司同事上上下下拽进来混打,因为参与的人越多越复杂,你的情感寄托越梦幻,遇到打击,破碎得更悲惨,受伤的一定是你,还怨不得别人。好多人,走了之后好多年才明白这个道理。

最近天热,倾诉的人多,听了也就有感,索性发出来劝一句:那些离与不离,都请痛快利索点吧,别折磨自己了。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效率与效能, 文学与休闲, 领导与管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2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Minqiu Hua
管理员
2016/07/13 10:32

离职不是坏事,也许会有更好的机会。重要的是,好离好散,再见不难,毕竟很多人还是在一个圈子里混的。

申时义
管理员
回复给  Minqiu Hua
2016/07/13 15:08

离职是必然的。组织和个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只是,需要职业化处理,同时考虑个人发展以及组织需求。

2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