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乎其上

最近的一次通宵加班是为了出品一份十几页的word报告。我也觉得纳闷了,不就一份答案显而易见的方案吗?职场多年,转转脑袋眨眨眼睛就能整明白的事情不用这么疯狂吧!

结果让我大跌眼镜。当你需要面对十几万的数据量,从近二十个层面论证,最终筛选出十几个指标,上能说服大大的boss,下能吊打几百个经营单位的时候,是不是会有压力?

而且,一切工作需要在2.5天之内完成,包括最终方案。呵呵,还不能有太多帮手,因为要控制住泄密风险。呵呵,真的很想“呵呵”……恨不得自己化身为一台超大服务器,插上电源,按个按钮,就能畅通无阻的高速运行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抱怨是没用的,boss们陪着加班。

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个“伟大的愿景”+一个”清晰的指令”,我估计会崩溃在半途中。感觉是榨干了这辈子的Excel知识、逻辑能力、细节能力、耐着性子的耐性(超级无敌的耐性,心如止水的耐性、泰山崩于眼前的耐性)……熬到了最后。没想到,竟然很兴奋。因为你发现这份东西竟然“很科学”,逻辑上无懈可击,结论上挑不出毛病,表述上没有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结果是全票通过,一字不改的照着执行。

我是惊讶的——毕竟以前没见过这么大的世面嘛——有点懵圈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了吗?不用调整吗?会不会还要论证?……boss给了一记白眼,“你还嫌没折腾够吧?”“我们怎么会一次就过呢?”“因为我们用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最高标准!”

是啊,当你超乎所有人预期的时候,还有什么需要改的呢?所有人都觉得A就够了,A+就惊喜了,A++就惊讶了,A+++就惊呆了,你哗的一下抛出一个AAA+++的,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就像A股单边下跌,暴力触碰2449.2一样,够惊险够刺激够变态了吧!没有时间反应的,人被震住了的,人家只会问:怎么做到的?能不能发个终版过来学习学习?谁的主意?然后就是,哇塞,太棒了!

这种感觉真的挺好。疲惫中的兴奋,焦虑中的刺激,像朵开在牛粪上的鲜花,华丽丽的,又肥又嫩,就是不敢过去摘——臭臭的,真要踩在了脚上又巴不得甩开。下次再接到指令,估计还是会摊手皱眉想躲开,但真要被拽住了衣领,估计也就乖乖的该干嘛干嘛了。江湖传言,这叫“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王小贱体”。

感觉先放一边的话,说些严肃的哲学一点的吧。若说最大的启发的话,就是这么一句古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目标高之又高才能得到刚刚好;目标刚刚好,得到的也要打个折,离心满意足差得不止一丢丢;目标低于预期,那就肯定得不到预期的美好。所以呢,人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

凡我身边的优秀人等,没有一个不是高要求高标准高执行的。无一例外,他们得到了什么,是因为他们付出过什么。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们得到更好收获更多。因为他们敢想愿意想特别想,要更好的。

小时候,学渣们不理解拿了95分的学霸为什么不开心,因为他们想要的是100分啊,差了半分都不算合格。可能,像《霸王别姬》中程蝶衣那样: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这种决绝和勇气,真可敬畏。所以,我对于身边那些定好了AAA+++标准就决不妥协的人是心怀敬仰的。他们用尽智慧和力气,非得要个AAA+++的结果。哪怕经历煎熬、质疑、否定、鄙视、背叛……依然坚定前行。这真是种“取乎其上,必得其上”的勇气和霸气。

我不知道现实会让我们放弃多少“取乎其上”而“取乎其中”或者“取乎其下”。但丢失了这种执着的话会挺遗憾的,就像内心的那头熊,咆哮多年,渐趋沉稳,低眉顺眼的靠墙而卧,看向远方的眼神瞅着孤单又落寞,像个失落的小孩。

可能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长得再大,也总愿意回头看看,希望做回那个“任性妄为”的小破孩。“大闹一场,悄然离去”的潇洒也真是种至上要求,至大圆满。敢问,世间几人得?我贪心,希望“取乎其上而得乎其上”,想大闹的时候就痛痛快快的大闹吧。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国学与经典, 效率与效能, 连载与故事, 追随与执行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5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黄秋霞
2019/02/01 22:42

数据作为论据的支撑点,总感觉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会一直保留我的初心“取乎其上”。

周从芬
2018/11/27 00:25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周玉禄
成员
2018/11/06 11:14

职业选手的最差水平 VS 业余爱好者的最佳发挥

5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