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随时反省,才能进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学而第一》

君子领导者日三省,省的是什么?第一,替人谋划决策,有没有尽心并直达目标?第二,与同级别同事就完成任务做出的承诺,有没有兑现?第三,辅导员工运用技能去完成的任务,有没有自己去计划和实践过?

当夜幕降临,领导者们在完成每日繁杂的工作后,有没有专门撇出一段时间,认真自省?

所有的领导者都是追随者,都在为人谋。公司最高层的领导者在做决策的时候,是为权益相关者(stakeholders)谋。中层领导者在做决策的时候,是在公司愿景和战略目标下发挥自己职能作用,需要为如何合理运用稀缺的资源而高效率和高效能达到组织的目标而谋。初级领导者也在为轻重缓急不同的任务执行而谋。

当为他人谋的时候,有没有达到忠的要求? 忠,并非仅仅是忠诚而已!忠,构词为“中心”,就是有没有达到目标,做到增值的效果?忠,更多的是尽己去实现共同的愿景,而非一味地顺从上司。中国历来误解忠为顺从,而忘记了真正的忠,是同“谏”有很深联系的。常见的情况是,乱世出忠臣。往往就是因为下属与上司在完成整体目标时,见解和方法没有达成共识,而真理可能往往为下属所理解,所以才“谏”,甚至有时候“谏”的力度需要很大,历史上就有“死谏”的案例。所以,忠,更多地是追求于真理。因为领导者和追随者,其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而且双方都在目标完成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所需。

有不同类型的追随者,有的如绵羊,没有自己的主见,对上司也无所谓顺从。有的是循规蹈矩者,被动地听从领导者。有的是疏离者,自认才高八斗,却不看不到上司的需求。做得好的追随者,懂得与上司合作的同时,拥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弥补上司的不足。为人谋,反省的问题是是否“忠”。忠,尽己也。尽的是心,同时尽的是力。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配合他人(上司)去完成共同的目标,并非是一味顺从,也不是疏离。

与同级相处,则主要考虑“信”。所谓信,从人从言。主要是言行的一致。组织的目标,需要所属部分通盘配合完成。所以要发挥本部分的优势,并要协调与其他部分的的关系。信者,以实也。也可以说是据实。就是所做的决定要结合实际,并且要信守诺言。以实,则所做工作承诺方可以按时完成,从而给人以诚实。

领导者当然还要培养和辅导下属。辅导(coaching),不同于培训,是促进下属实践已经学到的技能,重点是培养被辅导者的行为习惯。领导者需要自省的,是所传的技能和知识,是否自己已经有过实践和内化。若领导者做不到言行一致,或者仅仅是传递一些经不住实践考验的知识和技能,对被辅导者恰恰带来很多坏处。

总之,君子日三省,更多的都是反省与人的关系。因为领导者每天处理的,往往就是与人的关系。三省,分别对应了与上司,同事及下属的关系,可以说,反省的更多都是对他人的责任。

而这种自省的方法,其实不仅仅用在修身方面,美国陆军还将这种方法扩充在做事方面,并形成了一套体系叫做AAR( After Action Review),该话题的讨论,以后再叙。

君子贵慎独!领导者若能常自省,本身就是学习的一个最佳方法。所以,要问一句:Are you XING 了吗?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国学与经典, 领导与管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