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赞美”控制了孩子

从小我就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期待大人的鼓励,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认可。但父亲对工作和生活一辈子严谨,他就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没有称赞家人的习惯,记忆中好像从未亲耳听过父亲对自己的赞赏,所以现在虽人已过中年,还是对父亲的认可非常在意。

“含蓄”、“谦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多数父母吝啬赞美的语言,这和我们这一代很多人性格中的缺乏自信是有直接关系的。社会一直在进步,现在轮到我们自己做父母,育儿专家告诉我们: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于是乎,我们不愿遗漏任何赞美孩子的机会,直接表扬,更愿意在亲戚、朋友、同事面前赞美自己的孩子。微信时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朋友圈中图文并茂地”孩子秀”已经达到了极致,有的父母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如今,父母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过度赞美。

其实赞美有很多学问,如果使用不当,会走入误区。过犹不及,吝于赞美固然不好,泛滥和不当的赞美也同样会负面影响孩子,成为孩子身心成长的绊脚石。

现在让我们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否也进入了这些“不当赞美”的误区。

误区一:空洞的赞美

  • “宝宝真聪明,每次都得第一!”
  • 孩子坚持跑了400米,爸爸夸孩子:“你真厉害!”

误区二:过分的赞美

  • “儿子,你下棋有天赋,真是个围棋天才!”
  • “你是全世界最聪明的孩子!”

误区三:带有目的的虚假赞美

  • 客人来的时候,妈妈希望孩子当众表演弹琴,孩子不愿意,父母夸孩子:“你就是小钢琴家!让叔叔阿姨也都听一听你有多棒!”
  • 姐姐和妹妹争夺玩具,父母让姐姐把玩具让给妹妹:“姐姐真懂事,是个好孩子!”

有研究表明,“你好棒啊!”“你真聪明。”“你真是个天才。”这类的空洞的赞美和过分赞美都会让孩子骄傲、盲目自大,迷失自我。这样成长的孩子一旦遭受挫折,更容易放弃、缺乏自信、不敢冒险。空洞的赞美让孩子不能真正认识自己,不明白自己是因为何种原因获得赞美,不清楚自己哪里做得好,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味夸孩子聪明和有天赋,会让孩子觉得努力不是关键,天赋更重要, 如此,一旦遇到不尽人意处,他就会对自己有负面评价。另一方面,过分赞美会使孩子依赖他人的评判,很难建立真实的自我认知,靠别人的赞美和认可来认识自己,无法接受自己不完美。这样的孩子骨子里往往是很自卑的,一旦无人喝彩,就会自我否定甚至内心崩溃。泛滥的赞美反而没有激励作用,削弱了赞美应该带来的积极力量。

而虚假赞美是父母为了达到对孩子的控制目的,用说假话让孩子做个乖小孩,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赞美。孩子会感觉到不舒服,这种赞美会给孩子一种信号:如果我不听话,我就不是乖孩子,父母就不爱我了。这是一种父母干涉孩子自由的错误引导,孩子会因取悦家长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会让我们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再坦诚。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有原则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满足父母的需求。

赞美孩子,原来真的有学问!那父母应该如何正确赞美孩子呢?

1,赞美要具体和清晰,切忌空洞、夸张。

要让孩子清晰地知道赞美的原因,知道下次努力的方向,也不会让孩子盲目自大。而且孩子能从具体的赞美中感觉出你是真心的在赞美他。

例如:“你的习惯真好,每天晚上都会看一个小时的书。”

             “你的观察真仔细,这么快就找到了!”

2,赞美孩子的努力、过程、行为而不是结果和成绩。

赞美孩子努力的态度会让孩子持续进步,积极主动,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孩子更加自信,知道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

例如:“恭喜你这次得了第一名,这是你每天坚持练习,细心、认真的结果。”

            “你能挑战这个1000米,真让我佩服啊!”

3,说出自己的感受。

赞美孩子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说出对“我”的影响。孩子也会因为能带给父母快乐和帮助,而觉得自己有价值,更加自信。

例如:“幸亏你提醒,要不妈妈就忘记了,谢谢你,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

              “生日能收到你为我画的画,妈妈真是太幸福了!”

4,赞美要真诚。

真正的赞美发自内心,是父母对孩子“爱”的真情流露,孩子是可以感觉到的。不要刻意讨好、敷衍了事,或者操纵孩子。

5,避免称赞低挑战性活动或无风险的成功

不要让孩子误解唯有快速、容易和完美表现才值得称赞,父母应该通过赞美鼓励孩子拥抱挑战!

6,孩子失败或失误后,要谨慎使用赞美

“做得不错,你已经尽力了”往往表达的是一种遗憾,也容易让孩子认为其失败是源于固有能力或智力低下(这很难改变)而不是其努力或态度不足(这是可以改进的)。而仅仅告知孩子“努力尝试吧”,也并没有提供任何信息来促进其努力程度。建议通过赞美具体挑战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之处。比如:“你没有达成目标,不过已经离目标很近了。”

7,避免在兄弟姐妹面前只夸其中的一个孩子,以免让其他孩子有被忽略的感觉。

避免在孩子面前经常夸别人家的孩子,以免让孩子有被比较的感觉。

8,擅用肢体语言。

一个抚摸、拥抱、微笑、竖起大拇指或一个“High Five”,都可以表达你对孩子的认可。

9,减少赞美的量

赞美孩子可以成为父母的一种习惯,甚至会变成口头禅。当孩子自然地对某个活动感兴趣或能自我激励,你就不需再赞美。参与孩子活动吧,对其兴趣做出回应和交流即可。

“赞美”是爱的正能量的传递,别忘了在家中营造赞美的氛围,除了赞美孩子,记得还要赞美家人,给孩子树立榜样。“赞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阳光,让我们用心看见孩子的闪光点,发自真心地赞美,别让不当赞美控制孩子,让我们的孩子自信、内心充满力量地健康成长。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培训与开发, 家庭与生活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