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计划的放弃

猴子天生精灵,性情易激动,欲活捉猴子,是一件难事。据说马来西亚人捉猴子很有绝招:找几个体重口窄的大罐,置于猴子可见之地。罐底放水果和坚果。猴子好奇且馋,待人离去,便靠近查看且伸手抓握食物,人则适时出现捕捉之。猴因手握美食,罐口小无法取出,又因罐体沉重,无法动弹,挣扎叫唤中被驯服。那猴本来只需将手一放,便可轻易逃离,继续自由的生命。最终失去自由,完全是因其本能:一旦抓握,便不放弃。

 人何尝没有这种本能!我们抓住一切自以为可以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东西,殊不知最终反而失去了生命的自由。权力、名誉、财富、关系、机会等等,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我们如同蜗牛,背着可怜的重壳,缓慢地行走未知的路。

我曾在昆明安家,当时装修房屋,购置家具,仿佛都是要传代用的。尝记得那皮沙发,好贵重,随时擦洗,有点污点或损伤都难过好久。后来到上海发展,几年后,当初那些家具或装饰要么老旧不堪,要么不知去向。后来在上海也曾购置很多,尤其是书籍等,而今移民,发现一切又都只好弃置。有时候想,若万分不舍当初一些貌似贵重的东东,便不会去冒险和体验生活的自由。

还是老子聪明,很早就发现了“多藏厚亡”的道理。拥有越多,最终失去的也越多。不管我们是否舍得,最终都得全部舍弃的。主耶稣也敦促我们,要把财富积攒在天上,而不要积攒在地上。

所以,为了获得生命的丰富和自由,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学会有计划地放弃。有计划地放弃,意味着要学会如何和何时说不,而且要培养自己说不的习惯。身处一个混沌而又浮躁的年代,各种机会貌似都在眼前,各种广告都那么诱人,于是我们要学会鉴别,如同在海边拾贝壳,知道哪些要捡起,哪些要舍弃。

主耶稣曾是一个优秀的木匠,但当他30岁时选择放下锤子而捡起手杖的时候,整个世界便因此永远被改变了。若他继续做他的木匠,也可以做的比任何人都优秀,但他放弃了这个工作,而响应了更高的呼召。不是说木匠工作不好,而是他选取了更好的。

《马可福音》里面记载着一个故事:

“他 们 走 路 的 时 候 , 耶 稣 进 了 一 个 村 庄 。 有 一 个 女 人 , 名 叫 马 大 , 接 他 到 自 己 家 里 。他 有 一 个 妹 子 , 名 叫 马 利 亚 , 在 耶 稣 脚 前 坐 着 听 他 的 道 。马 大 伺 候 的 事 多 , 心 里 忙 乱 , 就 进 前 来 , 说 : 主 阿 , 我 的 妹 子 留 下 我 一 个 人 伺 候 , 你 不 在 意 么 ? 请 吩 咐 他 来 帮 助 我 。

耶 稣 回 答 说 : 马 大 ! 马 大 ! 你 为 许 多 的 事 思 虑 烦 扰 ,但 是 不 可 少 的 只 有 一 件 ; 马 利 亚 已 经 选 择 那 上 好 的 福 分 , 是 不 能 夺 去 的 。”

不是说马大伺候的事不好,总要有人忙哪些杂事,但马利亚选择了更好的。可见,有计划的放弃不是说不得已的唯有一种选择,而是在好与更好之间做出选择。

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我们的资源、时间、才干等有限,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有计划地放弃那些次好的,才能将最好的做好。 

 

推荐1 recommendation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连载与故事, 领导与管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