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想告诉我们的其实不止原生家庭的痛

看完电视剧《都挺好》之后一直想写点东西,刚好最近有所感悟,索性记下来,分享之。
《都挺好》讲的是有关原生家庭带给三个子女的伤痛及治愈的过程。剧情不多阐述,有兴趣的可以翻来看看,千万个人眼里就有千万种解读,每个人都会收获自己的答案。
看剧的时候,我被苏明玉的遭遇触动,流了不少眼泪,也收获蛮多安慰。
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也是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女强人。她是强大的,也是脆弱的;她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她可能代表着千千万万的好女孩,是你,是我,也是她……我想,她太缺爱了,使得她不得不用“强悍”武装起自己,拼凑出一副强韧的盔甲,在职场拼杀,在情场溜达。这让她获得了丰富的物质,但也隔绝了真真切切的爱与被爱。
她有钱,未必幸福;她有房,未必温暖。她一直挣扎着与原生家庭达成和解,但总缺那么点支架。
我想,她觉悟得有点晚,也少了些有力的伙伴。如果她早一点跟师傅坦诚家事,说不定智慧的长者会启发她可以怎么办;如果她早一点看透了自身的武装,以她的聪明灵性,也许会更早捡起开门的钥匙,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通达幸福彼岸;如果她能早一点放下对大哥二哥的成见,可能也不用挣扎着多年孤军奋战……太多太多的如果,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明白了,不一定有用;只有当局者蹚过了,才算话。我们在说苏明玉,也在说自己。人啊,总是“老得太快,却智慧得太晚”。这个,得认。
苏明玉是不幸的,也是优秀的。她的不幸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伤痛,她的优秀来自于自我的要求。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原生家庭对她的优秀也有价值。抛开基因不说,她的母亲是个可以为亲弟弟付出不求回报的典型女子。我们可以指责她的强势霸道,但更多的会油生一种悲怜——爱,用错了方法,可以怪她,但是,又有谁真正帮助过她呢?她可能也有夜夜流泪,心生内疚,却又无处可逃的压抑和悲伤。这样的母亲,把苏明玉过早的推向了残酷而真实的世界。苏明玉在这一点上明白得特别早——靠自己才有活路。可能,正是这一点点明确又扎心的认知,成就了苏明玉在事业上的强悍,挣得了现实世界里需要的金钱与地位。
如果赵美兰没有早逝,真希望她也能陪着家人一起,疗愈好伤痛,幸福的过好下半辈子。
苏明玉是幸运的,遇到了师傅。给予她理解、温暖、支持和容纳。所以,她愿意为了这份信任和关爱,不惜一切代价,赴汤蹈火,不言后悔。苏明玉是幸运的,遇到了石天冬。为她栽种了一颗正确去爱的小芽,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释放了在冰冷盔甲包裹下爱与被爱的能量,虽然她依然做得不够好,但这颗爱的幼芽会成长壮大,终将茂盛起来,生根开花。
苏明玉依然是幸运的。遇到的父亲、大哥、二哥,是愿意被点拨,愿意被影响,愿意被引导的本质善良的人。不管他们犯过多少错,作过多少恶,自私过多少次,他们愿意被身边的朋友、妻子、妹妹去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有固执己见的时候,也有碍于尊严犯傻的时刻,更有强势暴力的瞬间……但是,他们愿意在爱与理解里成长,在拒绝与失败中反思,在抛弃与包容中沉淀……他们是坏人,他们也是好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还可以被救赎的鲜活的人。虽然时间太漫长,挣扎太激烈,反省太肤浅,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明白了——融于爱里的家庭,是每个人的期待。
我不知道这个视角会不会太过鲜明,显得谄媚和尖锐。但我觉得,这是《都挺好》这一大家子和解的关键——每个人都在自我成长,也在相互影响;每个人都在付出,也在接纳付出。放下自我,承认渺小,面对无助才能借力对方;去经营关系,维护关系;去承认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良性互动才能成就最终的和谐剧终。一个苏明玉救不了全场,一个苏明玉撑不起大家,一个苏明玉承载不了全部。她会崩溃,她会黑暗,她会永永远远的迷失在世界的漩涡里。如果不是这种共同的成长和借力,苏明玉将还活在一个冷冰冰的维度里看世界。当然了,世界也会真的回报她以冷漠。
这是一个家庭存在的本质——爱与被爱,给力与借力,理解与包容。还有——给予足够的时间。
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原生家庭的痛,也不知道这些痛的表现形式会是什么形式。但我相信,人生而需要爱与被爱,人就终生寻找爱与被爱。每个家庭都有爱的成分,或轻若鸿毛,或重若磐石,或微小如丝,或粗壮如藤。我们应该去发现它,组织它,凝聚它;我们去学习它,了解它,培养它。如果,你认定没有,它可能真的就不存在,因为它本来就微弱而隐忍。如果,你相信它在,它就会被找到。它能被栽培,也能被摧毁,取决于我们自己有多大的意愿和能力去面对。用句流行术语,这叫“成长型思维”。有点俗套,但真的管用。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伤疤在奔跑,我见过幸福的人身上的疤痕,也触摸过不幸的人心里的隐痛;我看过光鲜下面的无奈,也见过沮丧背后的光彩。当我看得足够多的时候,会发现我们每个人其实又都拥有救治别人的力量。大部分时候,我们不会使用这种力量;有时候,也会轻视别人拥有的这种能场,但我选择相信它的存在——在爱的号召下,川流不息,带过清泉,掠过山水,涌动呼啸,奔向海的方向。
我们的隐痛藏在盔甲里,我们的解药埋在人手中。这些人,可以是我们的家人,亲朋好友,同事伙伴,也可以是有缘的陌生人……要找一定能找到。当然了,最终,这些解药会在我们自己手中。吹开沙尘,会看到亮闪闪的一小片,就水饮下,囫囵吞咽,立见奇效,是真的,不是吹的。
我觉得《都挺好》给了原生家庭之痛的一个注解——放下自己,接纳家人。当我们还不够能力的时候,就潜移默化的进修自己,释放意愿和能量——电视剧里的大哥是这种类型,虽然初心良好,但开始用力过猛了点,未见力道)。哪怕像二哥那样的“啃老族”,也会用维护母亲形象的方式维持家庭的完整统一。当我们能力足够的时候,也要记得,家是一家子的,不是一个人的,我们需要借助家人的集体力量攻坚打仗——电视剧里的苏明玉后来做得很好。她能意识到家庭里每个人的力量,并甘愿放下自我,整合出力道。当我们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那就先放一放。反正,我们总要在原生家庭里受伤与治愈。索性,交给时间去丈量吧。
少说后悔的话,少做不该的事;少揭大家的疤,少找大家的茬;少做无用的功,少有多余的期待。懒散的就劝劝,不济的就点点,懒散的就抽抽,高傲的就挫挫;相同的就欢欣,不同的就欣赏;老人的归老人,小孩的归小孩,我们的归我们……舒舒服服,安安心心,齐齐活活,一家子。
至今回想起《都挺好》电视剧里的一幕都会感动——一家四口,齐心对付舅舅舅妈,各施所长,各尽其用,配合了一出好戏啊。看着都过瘾——这里不得不安利下几位主演的演技,细腻又质感,真的很到位。尤其是我们倪大红老叔叔,戏精啊戏精。
TIPS:行文至此,说得我好想开悟了一样,其实不是的。我一介凡夫俗子,也是升级打怪中,幸得遇到几个“成长型思维”的家人,也只是一年比一年好而已。要说参透,路还长着呢,溜达溜达一块走呗。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家庭与生活, 文学与休闲, 连载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