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与“过劳死”:浅谈时间管理

缘起:清晨起来看到“某某青年才俊英年早逝”之类的新闻(尽管近来越来越多)实在不是什么愉悦的经历。可它还是发生了,这次的关键词是:28岁,投行女,漂北京,无男友,扼腕叹息。在我就要麻木之前,想到了《稀缺》的作者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的“带宽”概念。面对又一次因过劳而逝去的花样年华,我决定不再只是一声叹息,而是说点什么,于是有了下面的唠叨。
“带宽”概念的大意是说,并不是简单投入更多的时间就会收获更好的效果,原因是人的精力,注意力等都是有一定“带宽”的,当“带宽”已经占满时,投入再多的时间,也无济于事,只能让自己更疲惫。我绝对不想让这种“边际效用递减论”令上面的新闻显得更悲凉,也决不想只停留在“你走了你的家人怎么办。。。”之类的老生常谈(因为这并没有卵用)。出于对生命严肃的尊重,我想探讨如何扩展我们的“带宽”的问题。暂不论“如何让生命灿烂如花”这种彼岸的问题,至少我们应该学会保命。
在我看来,答案或许藏在“时间的分配”这个关键中。关于如何管理时间,我并没有什么新招,而是遵循朴素的“四象限论”。 简单说来是把生命中要面对的林林总总,放进四个象限中,横轴是“重要性”,纵轴是“紧迫性”。我们要面对的无外乎:1. 重要且紧急的事情;2.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3. 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4.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这个四象限论,由已故去的Steven Covey在其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出。提高生命“带宽”的秘诀或许在于:若你要有一个高效能的人生,需要优先安排时间精力去做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同时为第一象限的事留足足够的时间,至于第三第四象限的事,则尽量少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个标题用来描述“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的价值再恰切不过了。古圣先贤说“死生之外无大事”,是说人在参悟生死之外没啥值得猴急的。“悟”这件事可不是昨天,今天,明天就能干成的,搞不好横跨前世,今生,来世。可见,重要的事情往往不紧急。而且真正重要的事情往往看来是“没用”的,比如空气,水,静坐,仰望星空之类。只有在我们面临失去的危险时,才明白“无所用,无所不用”的道理。
上面猜度的是圣人的境界,我们毕竟还在苟且,所以先把诗和远方放一放,来点实在的。面试员工时应该问一个问题”打算在我们这干几年,下一步做什么?”。如果答案是“干一辈子”,那么应该劝他去日本帮我天朝输出剩余劳动力。为什么?这个问题看出了你的目标,规划,更重要的是你决定怎么投资你生命中极其宝贵的几年。如果答案是“干XX年,之后打算YY”,那接着聊,因为他明白工作不是每天的周而复始,他还有远方。
一个人有多成功,往往可以从他花多少时间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看出来。所以那些用某董事长拿几千万年薪却周游列国来说事的人段位确实不高。再举一个金融圈的例子:全世界最成功的对冲基金Bridge Water的老板Ray Dalio,每天要花不少时间,静坐(什么也不干)冥想,然后回到工作台随随便便下个几亿美金的单子,这就叫“酸爽”!好的娱乐,让人享受“慢”下来的乐趣,比如抽雪茄,谈笑吞吐之间强掳灰飞烟灭。古巴要弄死某国,只要禁了雪茄出口然后拼命撩骚该国领导人就行。
个人觉得处理第二象限最好的方式是“静下来,和自己独处”。如果能静坐那更好,在静坐里尘归尘土归土,让那些真正最重要的渐渐浮现出来。或许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无论你追求的是什么。
全情投入,转换频道
真正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不多。真要举例的话,我会说拉屎是一件,它能让你全然活在当下,不是么?所以英文里说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回应本性的呼唤)是极为贴切的。
言归正传, 如何处理好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是个看家本领,最突出的例子当属打擂台。如果你看过泰拳的话你就知道什么叫招招见血,手手毙命。拳手在那样的情境下是全情投入的,因为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决定胜败甚至生死。做为常人,我们遇到“重要且紧急的事”往往是因为我们给自己预设了“擂台”场景,暗示自己一个公式:如果我不XXX,我就会YYY。如果我明天不出报告,老板就会辞了我; 如果我谈不好这个条款,纳斯达克就要崩盘。然后我们就把自己累成狗,屡试不爽。
很不幸的是,“过劳死”的高发场所“投资银行”恰好充满了各种“highly urgent”的牛屎。很多时候是因为客户的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人在江湖舍己为人。也有很多时候是因为碰到人魔上级,做了很多鸡肋一样的书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还有个简称叫“贱皮子病”)。
在投行做过的小伙伴尤其是刚入行的应该对此不能同意更多。这里我不得不插播一个真实的小桥段,在某世界顶级投行的研究部,某位默默无闻了一个盛夏的实习生在离开前被要求谈谈感受,三句话之后在场的正式员工捶胸顿足,五体投地。他说了什么呢?1.你们干这活没啥意义; 2. 但是你们还很忙; 3. 你们挺适合干这个。在这之后,真的有人辞职了,决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看来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其实未必如是,至少我们饱受摧残的心应该这么安慰自己。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观察:50%紧急事件是因为事前准备不足造成的错误,另外50%是因为手忙脚乱改错时造成了另外的错误。所以好的领袖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他成竹在胸,运筹帷幄,大大减少了突发事件的危害。若生在三国时代,我愿意当诸葛亮的兵。
说远了,如果你的工作要面对大量的第一象限,请你牢记以下救生符:1. 身体永远比头脑聪明,不行了就是不行了,别死扛; 2. 说话写文先讲结论,论据其实别人只看头三条,其他都是扯淡;3. 做每一件事全情投入,在天塌下来之前不想其他事情; 4. 要学会转换频道,忙里偷闲,干累了直播一会儿赚点外快。
瞎鸡毛忙,需要警惕
第三个象限是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打游戏。在我被网友口水淹死之前,请容我弱弱地陈述我的理由:打游戏重要么?我个人认为不重要。紧急么?急!三天不打,不思茶饭。为什么?游戏满足了一个人类深入骨髓的欲望“得到及时回馈”。按一下鼠标,打一下怪,没有比这个更及时的回馈了。我觉得“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往往满足的是人类并非生存必须但又被烙入远古记忆的欲望,比如挠痒。不挠会死么?不会!会不爽么?会!。
更重要的是,第三象限的事情往往在前两象限的事情没有处理好的时候浮现出来。换句话说,第三象限通常是你无聊的时候要做的,而且越无聊越要做。那么第三象限的事情有意义么?作为一个价值观开放豁达的人,我觉得“存在就是合理的”。不然那么多人组工社,打魔兽瞎鸡毛忙是为什么呢?尤其是他们通过打魔兽还确实结成了线下友谊, O2O了。
我想说,为了让生命得到更多升华的可能性,我们要控制花在第三象限的时间。毕竟打游戏废掉的屌丝比成就的电竞主播要多得多。说回投行的小鲜肉们,如果你被派到的不幸都是紧急且不重要的dirty work,你就应该考虑换工作了,老板可能只是在委婉地提醒你。
珍惜生命,远离无聊
这世间最无聊的莫过于尽干第四象限的事情,他们不重要更不急迫。关于重要性的判断是个人价值观决定的,谁也没有权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凌驾于别人的要务之上。所以我不觉得写文章比“在网上直播裤裆里放鞭炮”更重要,活法不同而已。
但是急迫性还是有一些标准的,我觉得最不急迫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的时间过别人的生活”。这有各种表现形式:比如追踪谁的某某睡了某某的某某,谁的深V比那谁的深了几寸。。。我没有不食人间烟火,不过我们的确可以活得更有趣点,比如说说《寒战二》为啥好看会比说田朴珺的演讲如何恶心段位更高点。如果你身边有很多第四象限的存在你要小心了,你可能已经错过了很多让人生精彩的机会。说回投行的小鲜肉,如果你每天的工作是复印无关紧要的文件的话,你可以考虑重新读个MBA了。
终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身难得,经万千劫。你是妈生的,不是铁打的。也希望那些在没成功时没把自己当人,成功了不把别人当人的埃斯猴别忘记每个人都当过小鲜肉。远逝去的灵魂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效率与效能, 领导与管理
最烦加班。 就不信8小时还干不完那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