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次的心跳,生生不息

冬日午后,太阳四照,热乎乎的感觉刚刚好。

游人如织,在钢筋水泥撑起的光怪离奇里,撺掇出花红树绿般的小景致,煞是美好。

这是个缓和又安详的周末。吃饱喝足的我,捏着空汽水罐,慢吞吞的踱着直步,徜徉在南方当午的商街上。带着加班的紧张与闲适,眼观前路,耳听一方,心里默念的是自己砰砰振起的心跳一下下……数着数着,就会飘忽,想象着自己正巡游在外太空的某个星球上,热闹是热闹,轻快也轻快,就是静谧里的小激动,有点陌生。像离开地球后的回眸,分不清是前世还是今生……

听说,哺乳动物的一生,心跳是有限额的。跳得快就挂得早,跳得慢就挂得晚。人的一生,心脏跳动约25亿次,跳完就挂,挂了就不回头。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颇为紧张了一会儿:像我这样一派激情,手舞足蹈之辈,心跳应是常年挂快档的,岂不是提早了消耗?……要不要悠着点步伐,控制点笑场,紧巴紧巴的攒一攒,留着以后慢慢花?

那得学了龟息,藏头缩尾的憋劲儿:一不能激动,二不能兴奋,三不能动气,四不能着急……最好生生活成个木乃伊。待到数十或近百年之后,对着一片萧索索的大草地,喃喃自语:终是我命更长。然后,放肆长啸,猝然归西而去,值或不值?

我觉得不划算。生命除了数量,应该还要有点质量。但这个质量,该如何衡量呢?

你看,有人愿意保持着对生命和世界好奇,自然是很棒。但有人不喜欢看书和思考,照样也可以活得不赖。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以前,我以为人人都愿意为梦想买单,每个人都能谈追求谈价值谈贡献……现在,我意识到,真实的认知可能刚好相反: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精力、有意愿重视精神世界的积累和打扫。有人不但不重视,还会觉得可笑。他们认为,精神世界的追求带不来钱,给不了利,没什么用。这种认知的差异曾带给我无尽的孤独。夜深人静,走在马路上,我会想: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我的路是不是真的跟别人不一样?谁的路才对呢?

现在,驽钝如我也看到了些原因——我们给自己安装了一个小世界,还经常忘记开门。这就像我们带着点浪漫主义的小色彩,把自己那方无风无雨无灰尘的小世界装饰得舒舒畅畅。躲在里面,或歌或唱,怡然自得。心血来潮时探出脑袋,左右瞅瞅,会惊奇会小见多了怪……于是,小心翼翼地走出来,在最近的街角,找处书摊,翻开红尘俗世里的小理论,手动眼过,一页页看,一道道品,点头如蒜,觉得很应该……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然后。那些翻过的道理,像一道道被对付过的高考题,该记时记,该吸时吸,该默时默。出了考场,不喜欢的还是不喜欢,该扔就扔,说忘也就忘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看不到别人的世界,触不到更大的精彩了。每个人都踱着方步,听着自己的心跳,锁定在自己的轨道里,直直的朝前走……

其实,我们需要经常开开门。不一定是开门迎客,而是给自己放风,在更大的世界里找到自然而然的存在。如果说25亿次是上天恩赐的话,它像时间一样公平。不管你高矮胖瘦,富贵贫穷。在心跳面前,大家都一样。不公平在于:上天虽然给了我们一样的数量,却排了我们不一样的基因,开出了不一样的性情,拥有着不一样的心率:有人需要时时的刺激才觉得生活脆爽,有人却需要在处变不惊的平静里才感受到生活温馨。我想,这可能就是生命的差异所在。在同样的公平里,我们注定了不公平。生命的基底是有限律动的次数,生命的伸展却是无迹可寻的高高低低或快或慢的频数。正是这找不到的标准,成就了人之生而为人的自由自在。

人的心跳像时钟。呼应了分秒的流逝,应和着宇宙的规律,带着点神秘的色彩,流星灿烂般在空中飘荡。这种流转的脉动,在一个平凡的冬日午后,趁着阳光的波走,倾泻在一个南方的大场子里,尾随人流,踩着花红水绿,漫渺地贴进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笨脑袋。试图告诉我,来自星辰宇宙的声音:在25亿次的计数里,你们是自由的。该哭时哭,该笑时笑,该打时打,该骂时骂。你可以决定曲直笔画,我也没标准答案。瞧你们这千万年的笨拙笔迹,有人蹿得老高,有人塌得太低。高高低低,平平陡陡,争来抢去,看得我直摇头——给你们安排了一样的出发,不是要你们有一样的到达;给你们一样的限额,不是要你们有一样的玩法。看吧,正是这千差万别的起伏和弹性,描绘出根根不同的曲线,在我设定的坐标里交错复杂,呈现出一种凌乱而原始的美……

我咧着嘴笑,举起捏扁了的空罐头,朝着天空摆摆手,带着股心领神会的小自在,屁颠屁颠的踱着圆步,溜达溜达,往前行。

如果,再遇到当年夜深追问,委屈惆怅的自己,我会说:生命是场被设计好了坐标的剧。有一样的开始,但没有一样的过程,更没有一样的收尾。这是造物主本来的心意。最大的公平就是——我们都拿着画笔,就着自己的偏好,画着自己的道道。可以交流,可以影响,可以参照,可以建议,但却没法去主导。所以,路要自己选,笔要自己拿,果要自己尝。记住你的心跳吧,因为它只有25亿次;忘记你的心跳吧,因为别人也有25亿次。而且,在我们身后,将会有千千万万的25亿次,世世轮回,生生不息……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文学与休闲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