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习一个契机

如果不是要交这篇作业,或许到很久以后我也不见得会再次提笔写下这么大段的文字;如果不是周末阴雨一个人的独处,冰箱里还有点存粮,或许也不会有机会一个人呆在家静静地认真思索起关于学习的命题。当然,这点即兴的思索是没有什么关于学习的创新论调出来的,算是随手记,把见闻到的关于学习的认知映像套验了一下自己的经历而已。我是平凡的,所以对于学习的经历也应该有一定的共鸣体味吧。
学习,在我传统的印象里大抵就是特指读书,习文,背公式,练才艺等等跟学堂和考试相关的活动了。回想初高中时,因为要对教室后面的那块黑板负责—出黑板报,在平常的学课之余,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搜刮一些趣闻,一些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信息豆腐块,当时是没有互联网的,抄录、剪裁别人废旧的报纸和杂志是主要路径(不要问我为什么不自己买新的)。现在回想起来,甚至带有一些“宝气”,也因分散了自己正统的学习精力,不时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但就是乐此不疲—-只因那块黑板是我的责任与秀场。
再后来念了大学,在图书馆第一次遇见了那么多自己只听过书名却没读过的书,也暗暗立下过与钱钟书类似的决心:四年,要把图书馆的文学,专业藏书阅览过一半!但终究竟是何时忘了的誓言也不知道了,大抵四年借阅过的书也没超过五本吧,很是惭愧。但是依旧疏离,《论语》、《诗经》、《山海经》,还有那些曾经选出过的诗集连名字都忘了。再后来,大段的文字也少读了,优美的公式亦不认得了,一时兴起,想要写下的动情小说,诗集什么的也只成了一张卡片纸,一个梗。
学习,系统的学习,越来越便捷,竟是也越来越稀有了。
唏嘘!责于自己奔于“熙熙攘攘”,沉于嬉戏。
但,人大抵还是很需要功利性的,没有手里的饭团子是不会心心念着诗与远方的吧?我们责怪着自己和社会浮躁,过于功利,却莫不把学习放入一个明确的功利里,现在的我们热衷于学着如何搭配好一套得体的装扮,学着如何打理好一盆盆栽,学着如何修理好一台电脑,学着如何“PS”一张美图,也学习着如何照顾,培养好自己的宝宝。
是的,我们的学习兴致终究是忙于回到了生物学习的本质目标:吸引异性,培育好下一代;是的,培育好宝宝的明确功利性也是对自己系统学习的一个契机:文字,诗集,公式,才艺对现在的我们也是美好的,敞开的;是的,而今我成为一名师者,维护好峻茂管理学院和开立大学提供我们的这块“黑板”,也是利于自己系统学习的一个契机,所以,乐此不疲吧~~
推荐3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培训与开发, 家庭与生活, 文学与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