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学习与创新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对于组织和个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什么是创新、如何才能进行创新?查尔斯·都希格在《高效的秘密》中如是说:
把其他领域中惯用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手段用新颖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效的,各行各业的人都用这个方法取得过创造性成就。
在《高效的秘密》一书中,作者援引了西北大学两位教授在《科学》杂志中的论文内容来证明他的这一观点:“不管是艺术、科学还是商业领域,把现有素材结合起来都是创新的核心。”例如,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行为经济学,就得益于当时的经济学家在研究中,引入了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些经典法则,并且开始思考“为什么理性经济人会购买彩票”这类跨学科问题。“在这个时代,有创意的人,除了那些天马行空的天赋异禀者,还包括善于把某些旧观点以新方式结合起来的人。”都希格表示。
所以,创新者并不仅是那些充满点子、每天都有奇思妙想的人。企业中的各种改变也并非只来自于那些“战略或创新部门”里我们认为应该有想法的人,在任何岗位上的思考,都有可能转变成有价值的进步。但是,能否把一个想法孵化出来并最终茁壮成长以至于创造商业价值,就需要一个组织内部的特定环境和氛围,而这个氛围的营造则高度依赖组织对于创新活动的推动。从这个角度看来,我们开立医疗公司在这种创新模式下进来了很好实践。不管是跨专业领域的TQC活动的持续开展,还是开立大学的创办,都为这种创新模式提供了温床,创造了条件。
西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布莱恩回顾分析了历史上超过2600多万科研文章,发现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文章经常出自非典型背景组合的研究团队之手。古今中外人类不同时期的思想、科技大繁荣时期无一不是在碰撞融汇中产生,从雅典学派到诸子百家莫不如是。同样在我们组织内部的QCC小团队中,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想法在一个团队中就相同的问题、技术难点各抒己见,各种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一起碰撞,为各种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美国教育家厄内斯特·博耶尔1995年正式提出“学习共同体”理论,他认为未来属于知识的集成者。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不能成为全才,持续学习对于创新的意义就在于:对于那些不一样的知识的了解可能帮助你成为知识的集成者,在不经意间打开另外一扇门,告诉我们这在别的学科还有这样一种方式来看待、解决这个问题,它可能帮助你突破思维的局限,可能成为灵光乍现的一个小火花引爆一个了不起的创新。
对于持续学习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与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在各种媒介中都能找到很多免费的知识供你学习。峻茂管理学院和开立大学的创办更是提供了一个最快捷的平台让我们可以高效的学习到与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随着知识的增加,各种知识组合的可能性也在呈指数级的增加,站在历史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这也是最可能产生创新的时代。而保持一种持续学习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帮助组织和个人进行创新。
闲暇时光,个人喜欢看各种杂家之书,似乎很无用,也没能让我超尘脱俗,还得日日在柴米油盐中摸爬滚打,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但是我从心底感谢那些作者,有了他们的陪伴,我才能跳出自己固有惯有的心智和行为模式,尝试去思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世界的纷纷扰扰。进入了书中人的世界 ,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迷茫、痛苦、抗争与欢笑。那些不屈的伟大灵魂与思想总会不断给我新的启示,给我直面困境的力量。开启我个人生活的创新之旅,让我知道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只要想不断的持续发展变得强大,当下的我们就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面临的挑战都大。如同一个球不断变大,它面临的外部压力也就越大。在这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时代,若一个组织要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具备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公司在不断的在播撒着、培育着创新的种子,愿我们都通过持续学习在峻茂这片沃土中成长,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组织和个人生命中的持续创新者。
推荐1 recommendation发布在培训与开发, 战略与运营, 资源与分享, 领导与管理
越是数据自由,越是思想独立。idea比技术重要,跨界玩家将会是改革者
开立大学的创办,其初衷正是让开立医疗能持续学习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