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人
愚人视己道为正,
智慧者听人劝诲。
—-箴言 12:15
作为领导力传播者,我一直认为给人贴标签是不太恰当的,毕竟人类的行为太过复杂,不能简单将其分门别类。不过,有一种分类, 无论是提醒我们自个儿注意,还是帮助我们与各样的人良好交往,对是有益处的。
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述,但按照古老的《圣经》,人们一般落在三种行列,分别为:
- 智慧人
- 愚昧人
- 邪恶人
若还是觉得贴标签不好,那就换一个说法:人们可能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的三种行为。实际上,咱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在某些时刻拥有智慧、愚昧或邪恶的行为。
有意思的是,判断是否是智慧人的标准是在于某人“接受忠告、调整自己”的能力。 成熟的人迎合人生的要求,不成熟的人要求人生迎合他的要求。
当真相出现的时候,智慧人接受光照,接受真相,调整自己。反之,愚昧人试图扭曲事实以顺应自己,而不是调整自己以顺应事实。
智慧是一种立场,是人站在谦卑的位置,打开心胸聆听事实。当事实来到跟前,他会洗耳聆听,做出需要的改变。这样的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纠正和训练。除此之外,按照Henry Cloud博士在其《Necessary Endings》一书中的总结,智慧人还有如下一些特征:
- 你提出指教时,即便你的话并不悦耳,他会抱着积极正面的心态来接受,并对你的指教表达感激、欣赏 。
- 他面对自己的表现、问题和缺失,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推脱诿过。
- 你给他提供批评,会更促进你们的情谊。他会将其看作是坦诚的交心和真正的关怀,是帮助他更上一层楼。
- 他会重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团队或组织造成的影响,也会对出现的问题表达歉意和关切。
- 他会诚心痛悔。是真的关切现实问题并想要改进。
- 面对你的建言,他的反应是去面对未来,态度是去解决问题。
- 别人已经指出的问题,他不会让它继续存在,变成不良的模式。他会改变、会调整、会改进缺失。虽然有时需要循序渐进,但至少会采取不同的行动,言行态度都会有所调整。
智慧人并非一定是聪明或知识渊博的人,聪明或知识渊博的人也不一定是智慧人。愚昧人也不一定蠢笨或缺乏资质。甚至,愚昧人或许是一群人中最聪明、最有天分甚至最具魅力的那一位。
我们要分辨身边三种不同的行为。尤其是作为领导者,当他人表现没有想象中好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反应:对于智慧人,找他们谈话,提供资源,满怀盼望。对于愚昧人,停止谈论问题,停止提供资源,给予限制,让其承担后果。碰到邪恶人,则赶紧进入防守状态。
作为领导者,我们也要力争做智慧人,善于从过往的经验和他人的建言学习,致力于自己的成长。
总之,智慧人拥有一颗受教的心,是一位可教的人。当然,领导者身在高位,反而不易在现实面前谦卑下来。问题于是变为:你是一位可教的领导者吗?
我深刻意识到自己也并非常常是可教的,所以探讨这个问题时,总很犹豫。但谦卑和可教性是一位优秀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特质。下面列出几个问题,帮助我们一起来检查自己是否是一位可教的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自己深感汗颜)。
- 当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时,你是否快速进入防备状态?
- 你是否一定要争辩到显得自己是那正确的一方?
- 你是否有意识避免听到、阅读到与你不同的信息或不愿与那些与你不同的人交流?
- 你是否认为是他人或环境造成了你的失败?
- 你是否总是说得多听得少,想让自己“聪明的”声音被接受,好为人师?
- 你是否总是倾向于并容易发现他人的过失?
- 你是否因为自己的魅力或颜值已然吸引人而不再努力?
- 你是否会承认自己的软弱和不足,且向他人求助?
- 过去几个月内你是否学到了什么给自己的生活或生命带来大不同?
- 你的家庭成员或同事是否有提到过你是一个不接受好建议的人?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周易 蒙
我愿意做智慧人,象一位童蒙,在面临纷扰和不确定时,拥有一颗受教的心。你呢?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国学与经典, 连载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