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关注人情伦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本,在中国的汉字中,属于指事字。本,指的是木的根。古代将树称为木,本就是树的根。一棵树能长多高多广,往往与其根有很大的关系。
本立而道生。当西方很多的管理理念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质疑的时候,这句话的确是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任何企业领导者都需要好好认真回答这个问题了:你企业的目标是什么?你将你的企业建立在什么伦理或价值原则上?有没有一些原则或伦理是你的企业最后的山头,不论何时都不能逾越的?企业核心价值是建立在沙子上还是磐石上?
西方很多的管理热点,往往都集中在如何为股东创造效益或者完成数字的攀升,却忽略了企业除了有特定的利润追求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还是一个自然,它还需要满足一些普遍的社会或者人的需求。当牛顿力学影响下的机械性管理理论和实践将很多企业变成了一个流水化生产般的机器的时候,回到东方传统的儒家文化背景,才发现我们更多的关注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恒久追求,可能更有效地处理了义与利的关系。
孝悌,为仁之本。仁,也可以读成人。对父母的孝顺和对朋友及他人的友爱,本身就说明与他人的关系是人之为人的关键。来自于古代巫术的儒家思想(或者中国文化),更多强调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需求,而是一个团体或社会存在的意义及可能。当今的组织形式,与古代部落的组织形式,何其相似。每个人不仅要考虑到自己对自己的责任,还要更多地考虑到对他人和组织的责任。而孝(在现代组织可能转变为忠诚度)与悌(在现代组织更多体现在相互的支持和服务精神)则是部落精神延续和整体凝聚力必须的条件。
孝悌,为人之本,说明组织是人之成为人的一个地方。组织,往往提供人一个成长,成熟,自我完善的环境。在现代格子间里,人们每天花8小时度过,这是人生存的一个自然环境,人不得不在此蜕变和实现理想,所以领导者就应该考虑到对人成长的责任。可惜的是,很少有领导认真思考过自己的组织里面的伦理生态状况!
西方工业时代的管理,更多追求的是效率,关注的是流水化生产和流程,而人,往往被矮化为人手,是作为流水化设备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作为机器的附属物出现的。甚至到了今天,很多企业里,人,仍然仅仅是作为数据或物品一样被管理起来。领导者们往往忽略了每一个员工,都是活生生有思想,有价值,有自己生活方式和需求的个体。领导们往往看不到员工回去后要作为儿子或女儿照顾老人,要作为丈夫或妻子相互扶持,要作为父亲或母亲面临孩子教育的压力等等,他们只看到员工在工作期间,需要全身心奉献,因为很多领导对员工的管理,是一种交易式的关系。所以,加班成为常事,让员工工作和生活极端不平衡,却忽略了员工作为不同角色的成长也可能会影响在自己组织的表现。
领导者更应该思考的是,组织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来影响你的员工呢?如果组织都能在奶粉里面加三聚氰胺,你还指望员工能诚实地为组织负责吗?类似的情况,总是给企业领导者提出一个很大的挑战:你希望你的员工在工作中、在与客户交道时、在团队成员相互关系中如果遇到伦理道德的决策时,选择什么样的答案?
当市场经济让人们追求短期快餐式的成功的时候,由于对基本伦理道德的关注降低,给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坏结果!如果西方的市场经济没有教堂相伴随,可能很难达到今天的(至少表面的)繁荣。如果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社会的伦理体系建设,可能人们会更多追求当前的利益和无法寻到真正安生的支柱。
上篇博客《领导者快乐学习》讲到CEO可以表述为首席教育官(CHIEF EDUCATION OFFICIER),在这里,我却更愿意其表述为首席伦理官(CHIEF ETHICAL OFFICIAL)。是需要认真思考企业伦理的时候了!
孝弟为人之根本,那我们就培养”孝弟“,即培养人之至情与至爱。这里将孝弟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与企业(个人忠诚、支持与服务,企业要使人成长、成熟、实现蜕变)、与领导(要考虑个人成长的责任)的关系里做了紧密结合,说明了现实中实在的问题,又有警醒的作用,开拓思维啊。
谢谢!传统的一些智慧和伦理道德,往往被今天的一些人嘲笑为过时,但深究下来,端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