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慢慢陪着我成长

从坐立到爬行,进而到站立,然后走路并学习奔跑,我们都在不断的成长。
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父母的手,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父母鼓励的眼光,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父母给我们尝试并独自行动的空间!!我们的成长,伴随者父母的爱和帮助。但是我们的成长真的需要有个过程,而且希望能在不同的阶段父母采取不同的行为来辅导我们!
其实,不仅仅是学习走路了。从睁开双眼开始,我们都在好奇并快速地学习。我们要面对的是一整个世界,那么陌生而又新奇,我们在成长中,伴随着酸甜苦辣。大人们说技术进步了,但我们要学习和为之付出的汗水和泪水并不因为技术的先进而减少,更何况,我们更孤独了,我们少了没有了兄弟姐妹,童年的生活已经被大人们的思想充斥!
而且,大人们总是希望我们按照他们的方式去成长。他们很忙,越来越没有耐心陪伴我们。但我们只能依赖父母才能更好认识这个世界啊!
在我们需要指导的时候,多么希望父母能演示给我们看,但他们一般都不会弯下腰来同我们说话,因为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简单的任务。在我们需要鼓励的时候,他们总是谈论许多商业的话题,他们没有时间倾听我们的烦恼和忧虑,在他们看来,小孩子是不会有烦恼的!于是我们学着大人们的样子,追逐着我们不要的,放弃对我们来说更有兴趣的东西!
我们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我们真的需要开发。我们的心灵是脆弱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或者当我们能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大人们为什么就不给我们一点空间呢? 于是我们将自己关起来,盼望自己尽快的长大……
父母是我们的领导,我们需要他们做正确的事情,同我们建立一种关系,能让我们健康的成长,但是我们真的如那庄稼,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水分和阳光啊!
父母都想将我们塑造成他们想象的样子,但是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也许在他们眼中不值得一提的东西,却是我们很宝贝的。
我们需要沟通,需要父母尊重我们,并且将我们当作人来培养!
因为,我们只有追随!
(此文写于2006年8月14日)
[匿名] 活在现在
2006-08-15 10:33:27
可是现在好象是父母追随孩子!!!!呵呵
[匿名] 丫头
2006-08-15 10:55:24
不知何故,看这篇文章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意,也许和今天的心情有关,也许是因为从文字中透露出的那股淡淡的哀惋。
我们都从孩子一路成长而来,某种程度上而言,孩子是父母的塑造品。特别是今天这个时代,从娃娃开始就抓学前教育,琴棋书画,诗书礼仪,恨不能全都灌进孩子的脑袋,好假以时日,成龙成凤。
一方面,我们痛恶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呼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但另一方面,我们似乎陷入某种怪圈。当我们脱离孩子的行列进入成人世界后,就会发现我们再难以理解孩子的想法,就会被世俗的很多规范牵着走,就会又重蹈历史的一幕……
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都需要别人给我们一个相对平等的视角和空间。需要互相尊重理解。本是独身来,还复孤身去。我们不可能完全依赖仰仗什么人,所需的也就无非是引领。
呵呵,以上说的有些悲观片面了,抱歉~~今天带了太多个人情绪。不过不想推翻重写,就当是在这里留点心情札记吧
smalleyes
2006-08-16 03:08:10
活在现在,你好. 你说的对,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出现好称”溺”(NEAT)一族了. 可见我们对父母的教育太欠缺了.
Y头, 很欢迎你能在这里感到一丝温暖. 关于家庭教育的事情我已经关注很久. 我有一个朋友当送孩子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哭了,说从此一个天真有个性的孩子几年后将是一个与很多小朋友一样的标准儿童,因为学校往往象机器,不论输入的是什么,出来的都是标准的产品. 我这里说的父母,其实何尝不包括我们的教师,祖父母等一切做养育工作的人呢?
救救孩子!
[匿名] 丫头
2006-08-16 07:35:20
老师,我理解你的意思。
孩子个性的塑造和教育与整个社会大氛围息息相关的。
救救孩子,从鲁迅喊到至今,何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匿名] tony
2006-08-17 16:18:00
看完这个文章后,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是我刚刚毕业,到家里取东西到上海上班出发前的那一刻,在家人给我盘缠后,我发现妈妈的眼睛湿润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妈妈的泪水,当我看到眼里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走出门的那一刻,妈妈叫住了我,对我说“儿子,出去自己要小心,有什么事不要冲动,不像在家里,啊~~~~~~~(泪水流了下了。妈妈哭了,哭的像个孩子)”我抱着妈妈,那是我长大以来第一次抱着妈妈哭,“妈,儿子不在家里,你和我爸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等儿子赚了钱回来,好好的孝敬你们”。
我再也敢回头看妈妈,因为我不敢看,我怕我看了以后,我不舍得离开她。
父母的爱是博大的,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自己的儿女,他们一直在付出,他们不想从儿女那里得到什么,只要儿女们能平平安安的。而做儿女的,可是做儿女的能像父母们爱我们那样去回报他们呢。。。。。。
[匿名] 小红帽
2006-08-17 17:49:46
谈到父母,想到的是感恩;谈到孩子,想到的是期望。人到中年时,被感恩着,也被期望着!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何时能“母行千里儿担忧”?也许我们的行为还没有足够影响到他们。
我们的成长年代和现在的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环境和历史背景,如果过分希望孩子,不仅给自己压力也不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情景父母会告诉我们这些,能教会我们? 还是学会调整自己?
可怜天下父母心!
抱歉!我可能处在和以上朋友不同的角度,也是有感而发,没有机会坐沙发,就坐在楼下“结案”吧!
是最令人的难忘的
每次出门
离别的情景总令人伤感
而我却喜欢看挥手离别后
父母亲的背影
因为,这背影
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
一直鼓励,鞭策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