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无用?谁信谁傻!

有人指着我座位上的几本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知识没用。”
我眼都没眨一下,笃定的点头接应,道:“确实如此!”回答得那叫一个干脆利索,把对方都惊着了。可不就是吗?“人们分辨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弱,关联知识的水平越来越低。知识显得廉价而过甚,越来越没价值……稍一糊涂,可不就觉得没用了么!”
不信你回身看看,没装“网易公开课”的,可能下载了“TED”;没留“微信读书”的,可能收藏了“当当云阅读”;没上“樊登读书会”的,指不定在听“喜马拉雅”。这些平台,海量的信息,大把的知识,三天一小场,五天一大场的搞活动,把人当机器使,把知识当纸片派……忙都忙不过来,还有精力分辨出有用和没用来?整个民族,似乎都投身于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收集赛”,分秒必争,硬生生的制造出一场前无古人后怕来者的“知识焦虑症”来,错过一场,像是失去了一世……这个世道里,“知识就是力量”,显得扭曲而凌乱,怎么看,都不是那么回事嘛!
我相信说这句话的人也是有水平的。Ta可能刚经历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阶段,已练成金刚不坏之躯,吃饱喝足之后,拍拍胀鼓鼓的肚皮,笑呵呵的给追随者布道:“知识没用。跟着牛人,走正道,才是路……”;Ta也可能刚经历过挫折,迷失在雾蒙蒙的大海上,已不分东西,随波逐流,抬手找路之际,舔舔干裂的嘴唇,涩涩的找随从唠叨:“知识没用。只要能看得到明天的太阳,就是坚强,就是王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Ta或许从来都没有享受过知识的红利、书本的安慰,风尘里,白马萧萧几十载,Ta或许早就忘了知识的召唤,象牙塔的绝伦……
知识的“过河拆桥者”也好,知识的“见利忘义者”也罢,知识的“从未问津者”也行,他们的话,你不能全听,最好也别乱传。怕就怕,听多传广了,连你自己都当了真。一个忘记回家之路的人,能走多远呢?
但是,我们对现今的“知识”,要有辩证的小心思在。不能不加区别的一律接纳。因为当今不比古代,制造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传播知识的通道越来越多。知识本身也披上了“梦幻的七彩色”,分不清好坏,辨不明真伪的时候,还是悠着点好。有关知识好坏真伪的分辨,我最近听罗胖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犹太人,以拉丁文为基础,发明了“世界语”,28个字母。呕心沥血的,就希望世界能通用起来,减少语言带来的障碍,缩短沟通制造的距离。没想到这么好的一个出发点却被纳粹们解读为“居心叵测”,认为他想宣扬犹太文化,统一世界精神。不但把他整得满地找牙,还连累了妻子儿女活受罪……早知如此,不知道他还会不会那么投入的生产制造一个到现在都没法实现的“世界语”?
对于这个“世界语”的知识,我是很佩服且崇拜的。但你说它“没用”,我要么眼皮都不抬一下小声嘟囔:“咱不是一条轨道上的车啊”;要么心里暗爽:“有人比我懂得更少,显得更傻,真是又喜又悲啊”。
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知识永远是以“脉络”“网格”的形式存在的。常规理解:知识=信息。信息是点式的,没有灵魂,散落各处。升级理解应该是这样的,知识=信息的关联。吸收了足够营养的知识,并能建立起高纬度的链接,知识能爆发出巨大的价值。
我见证过融会贯通之后的知识,具备强大能力,所向披靡。例如,我知道一个金融大牛,自学了拉丁、梵文、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几种语言,二十多年啃掉了数十上百个版本的易经,看了N多哲学名著,年不过半百,涉猎了上万本书,至今仍孜孜不倦以求。虽然当事人并没有创造出任何一个新字母,也没推动过一丁点的社会变革,但人家在本职领域能做到高人一等,也在跨界中屡屡成为佼佼者……
我始终不相信,那些看过的书,想过的事,思辨过的点,真的会没用。
只是,在当下踹急的河流里,人得学会:站稳、看清,莫要人云亦云。毛主席教育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们以为人家是又傻又笨,痴人说梦不懂世事的书呆子。殊不知,人家脑袋里构建的是百年蓝图,文章中出品的是万世真言。不争的人在大处争;不抢的人在关键处抢。争分夺秒,人家争的不是当下的几分几毫,而是十年外的光景。人家抢的也不是现今的花里胡哨,而是万里之遥的先机。一步对,步步对;一步先,步步先。古今中外,你见过哪个家长里短的成了圣人的?曾国藩都得在想明白之后的韬光隐晦,才成其贤呢!
其实,没必要因着一句半真半假的俗话啰嗦这么一大串。可惜,真急啊。这种不痛不痒的话听多了,传广了,保不齐,人就真的变傻了。
我本驽钝。还得靠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来寻求解脱,挣扎出这红尘的束缚,所以,容我不能认同知识无用论。谁若真信,只能暗自庆幸:自己应该还不是最傻的那个吧!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效率与效能, 文学与休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先有理论的知识,才有实践的基础。知识改变一个人的心,使其平静。
很赞成你的这个思路的。知识本身是要经过积累和解析吸收的,化为自身内力才有价值。我们一生都在这种积累里,所以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学习知识是件很幸福的事情的。
在当今社会因为很多人觉得读了书出来,混了个本科找的工作和待遇兴许还比不了一个技校生。所以才有了知识无用,读书无用的说法。
但个人觉得那是因为知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你再学学,知识再多一点,情况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