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鸡足山记

晨起,阴云密布,风驰雨骤,犹豫不决之后下了十二分决心,还是向鸡足山进发。
冒雨从大理古城出发,经下关,沿宾川老公路行驶,约六十公里就进入了鸡足山镇。车中放眼望去,可见道路两旁地里结满棒子的玉米林及烤烟,还有大片的桃树林,树上的桃子已经被摘完了。路边上的告示牌写着“野生动物出没”,我有些纳闷,这儿到底有些什么野生动物? 车到山脚,下车见雨还不止,雨色霏霏,远望鸡足山浓雾充塞,四周云遮雾绕,看去烟雨蒙蒙的。
山下商店卖的物品大都是以佛教用的香火为主。鸡足山是佛教圣地,据说从高空俯瞰形似鸡足,故得名。相传公元前900年佛祖大弟子迦叶携舍利佛牙入定鸡足山开华首门为道场。南京的静闻和尚欲到鸡足山,与徐霞客同行,在湘江船山遇江洋大盗,徐霞客跳水逃逸,静闻和尚受重伤不治,临终时托付徐霞客把他的骨灰带至鸡足山,静闻和尚表示生不能如愿,死也要葬于鸡足山。徐霞客一直背着静闻的骨灰经历重重磨难,最后抵达鸡足山,安放了静闻和尚的骨灰。鸡足山之所以成为广大信众的朝拜圣地,还同近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虚云大师密不可分,虚云大师在鸡足山兴建的寺庙,被光绪皇帝赐名“祝圣护国禅寺”。因徐霞客及虚云的缘故,鸡足山名闻天下。
在鸡足山脚,换乘景区车重新出发。进山的路坡陡弯急,不是很好走,司机把车开得很快,在蜿蜒的盘山路上因为行车的惯性大,有些晕车。
在祝圣寺旁下车,走在林荫小路,树影溪声,空气甘冽入脾。一进山门就见到门上张贴有“照原话头,念佛是谁”的佛家禅语,祝圣寺大殿门口,有两颗大石头,据说是虚云老和尚用法力移开的,故名“云移石”。古刹中,香客甚多,很多善男信女焚香礼佛,向四方朝拜,朋友老熊也虔诚的焚香跪拜。祝圣寺“大雄宝殿”乃赵朴初题的字,赵老的字俊朗洒脱,豪迈凝重,我去过的有名寺庙似乎都有赵朴初题字,全国各地题字最多的要算郭沫若和赵朴初两位老先生。孙文为祝圣寺题写了“饮光俨然”,中山先生的字笔笔端重,点画厚重,有颜体字味道。梁启超题写的是“灵岳重辉”,任公先生结字谨严,笔力险劲,宽博厚重、碑帖兼容,梁启超先生的书法超越其老师康有为,康有为一生推崇碑帖,难免拘泥。静静看看庄严的佛像,观摩梁启超、孙文等题字,伫立其中,看着那些袅袅升起的烟。
出了祝圣寺,沿着山间小道不一会就到了迦叶殿,我在门口匆匆看了一下简介,此楼建于唐朝,最近一次重修于1994年。已经到中午,就在这儿用素餐,每位十二元,虽然是素菜,味道不错,老熊认为卤腐的味道尤其好,正宗。午餐后,我们从迦叶殿出发,到观瀑亭看瀑布,瀑布从山峡中悬空倾泻而下如白练,一层薄雾从山下飘移上来同瀑布交织在一起,仿佛人间仙境。
从观瀑亭出来,就乘车前往索道处,一路上有很多寺庙及庵的指示牌,包括虚云寺的,这些寺庙,看来只能留在下一次拜访了。到索道处,乘高空缆车,缆车上鸟瞰丛丛绿树,岩壁苍翠,雾岚流云,真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接近索道终点,有一处寺庙依山借景,藏屋于树,有很多游客步行去朝拜。
下缆车后,沿着石阶向上攀登,来往的人,摩肩接踵。石阶两旁的树木秀润,有些树的根上长满了青苔,嫩绿的颜色好像漂浮的青烟,婉秀可爱。
10多分钟就抵达金顶寺,金顶寺周围云气四起,云雾飘荡,奔涌在丛山峻岭之间,天空的颜色显得有些昏暗,周围的山峰没在雾中难以得见。寺内金殿,据说使用黄金23公斤,堪称华美。金殿旁边是13层的空心方形密檐砖塔——棱严塔,塔高42米,是全山最高的建筑。很多人都排队到镀金的金殿抽签,老熊自然也加入求签的队伍中。我们站在金殿门口时,见金殿上空仿佛若有光,天空漏出巴掌大的蓝天,飘渺的太阳光在云雾中,有着五彩斑斓的彩色光环,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佛光”? 赶紧戴上墨镜看这难得一见的景象。持续一两分钟后,太阳又被云雾严严实实的包裹,天空变得更暗。
待老熊抽了签,拿了签票,我们就来到弥勒殿参观,弥勒殿前焚香请愿的人很多,古铜色的香炉冒出缕缕的青烟。进弥勒殿参观时,见每一个罗汉的面前都有很多纸币,我想真是信佛,应该了解佛祖的四大皆空含义,而摒除私利,体会佛祖的物我一体,发慈悲心,爱护众生。如果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不是真正的信仰佛祖。
出了殿门,有了雾雨,近处的雾正从树枝间散去,浓密树木一层层如碧玉堆砌,远处的山峦在雾中若隐若现,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于此体会这种境界的妙处。乘景区车下山的途中,见到成群结队玩皮的猴子在树丛中跳跃嘻嘻,有些胆大的直接到路上向游人讨要食物。
下午四点过,到了山脚,此时太阳出来,阴霾尽舒,碧空如濯。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家庭与生活, 文学与休闲, 连载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