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错误,早点承认更好

对于错误,越早承认越好,因为不光节省自己的时间,还减少损耗自己的精力,更能够获取别人的谅解,减少对你的追杀打压。 

这么多年我才明白这个一个浅显的道理,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高兴是,我终于懂了,顺了,无阻了;悲伤的是,当年挨过的骂,扛过的K,抵过的群殴,真的很不值当啊。 

或许,早几年明白的话,我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心力,花在让自己更年轻更欢快的事情上。 

早点认错有个前提:你得明白哪些是真的错了,哪些是“迫于压力”下的“错”了。 

先说第一种情况——那些由于自己不了解或者不愿意遵守规则所犯的错误,大部分时候是真的错了。例如,见客户汇报的时候要穿正装这一条就可能犯错。我很不喜欢穿正装,因为那样会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流水线上的产品,跟千篇一律的黑衣人没啥区别。所以,我只买过一套黑色西装,是给面试准备的,穿上身的频次不超过十。每次都带着英勇就义的心情穿上去,怀着农奴翻身的心情脱下来——真是种煎熬。为了避免黑色正装加身,我尝试过不同的方法和语言来“狡辩”——你要相信,人类在逃避厌恶方面的智慧是层出不穷的,于是,我自然也收获了大大小小或轻或重的狂K,甚至是来自于领导和同事们的“嫌弃”——没有几个人喜欢不是由自己发起的“标新立异”。 

我已经忘记了这些年为了维护在穿着打扮上的独立自主所花费的抗争和心思有多少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几乎放弃了对我的改造,只要我不再穿得像个彻底的流浪汉,领导们可以尝试忽略我的花里胡哨和五彩缤纷。除了取得精神上的自我取悦之外,这其实并未给我带来任何实用价值上的回报。因为,被迫的接受不代表接纳。我也必须得学会面对各种隐藏的“歧视”和“抵触”。不得不承认,当你与这个世界的大部分声音为敌的时候,是挺费劲的一件事,需要很多的能量去建设心灵,说服自己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家只是诉求不一样。长此以往,我可能真的只是成了自己精神上的胜利者,收获了一枚“个性”的标签,披荆斩棘的翱翔在星空里,某些时候,确实也可能影响少部分人修正认知,但从实用主义者的角度出发——经常干架,人其实也挺累的——确实不太划算。 

最近几年,我愿意选择相信这样做的投入产出比不合理。我把一些不必要的“标新立异”归结为“犯错误”的一种。当然,这其实并不代表我对自己的否定,它反倒像一种升级,从1.0版本的直接对抗上升到2.0版本的“貌似被招安”。最大的差别在于,“我是心甘情愿的”。  如果一个场合需要穿得黑不拉几来表达严肃和尊重的话,我一定打扮得合规而笔挺;如果方案延迟需要接受BOSS痛骂的话,我一定不会举一反三,试图证明劳苦能抵过,而是会毕恭毕敬,用拷问灵魂的虔诚态度来表达歉意并认错。我也挺奇怪的,为什么以前就没有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承认这些是错误呢? 

这真是个奇妙的开始,引发了一系列更美妙的经过……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收获了一个超级无敌有趣的结果:它们看起来比以前狂风暴雨一样砸过来的对抗美丽多了。 

你可以说我脸皮厚了,情商高了,懂得示弱了,长大开窍了……站在我的角度,我觉得自己只是更进一步的学会了如何“不与整个世界为敌”。安吉丽娜朱莉说得是对的,当你对抗整个世界的时候,不管轮着多大的锤子,看起来多英勇无畏,其实都挺孤立无援又很累的。 

有些错误,错就是错,承认就好,轻松不少。 

实践证明,承认错误是变得更轻巧更舒服的第一步,多了些力气来纠错和前进,其实挺好的。绕在“我没错,你错了”的泥沼里,真的找不到解锁的要是和开结的线头。相对于漫长而有趣的世界和人生来说,很不值得,也不太恰当。 

“不好意思,我错了。”真没什么大不了。下次换上正装,呆立在一群黑衣人里面几个小时,也还是能熬一熬的。再不济,常备正装在办公室,需要的时候套一套,过去了就脱下换舒适的日常服装,也不耽误事。 

对于第二种貌似“错误”的情况,我却不能释怀,至今无法妥协。怎么说呢?有标准,才有衡量。如果不是白纸黑字的规矩章程,灰色地带里的各有所爱,我是不主张“认错”的。你喜欢音乐,别人认为金融更好;你喜欢自由,别人认为稳定更棒;你喜欢文科,别人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些是个人喜好和认知,没法判“对错”。但是,从一个比较小的界面来看,没有达到预期的,可能就是别人那里的“错误”了。你能不能抗住这样的指责,敢不敢坚持自己的选择,愿不愿跪着也要走下去,可能比对错本身更重要。 

对于有些“迫于别人预期和世俗压力”下所犯的“错”,我一向欣赏。虽然有“成王败寇”的说法,但从内心里,我是佩服那些能够忠于自己的勇士的。在所有人觉得房价会下跌的时候基于自身需求去买房的人,不算错;在大部分人认为艺术只是花钱的专业没什么实用价值而依然专注于所爱的人,不算错……很多很多的例子,没有对错,只有体验。不到终点,不能盖棺论定。这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了,一时半会也说不透彻,只能边走边看,边看边领悟。 

但是,对于那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年轻的时候没有必要执着;年纪大一点了之后,也没有必要固守了。生命多彩,及时止损,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更值得的事情上,会更赚。相信我,没几个人会一直花费时间盯着来证明你其实是个傻瓜或懦夫的。大家都很忙,少点摩擦就好。

推荐1 recommendation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效率与效能, 追随与执行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