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之匠人精神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故事中的庖丁很形象地展现了“匠人精神”!那什么是匠人精神呢?匠人精神”就是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谈起匠人精神,就想起秋山利辉,他创办的秋山木工学校有一条立校语录: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他想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工匠,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工匠。

       下面就是秋山利辉育才30条法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坚持下来却不易。8年之内,学徒要把这30条背诵上万遍,最后潜移默化到行动之中。

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

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一个不会让周围的人变得焦躁的人。

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

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响应的人。

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1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1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1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

1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

1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

1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

1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

17.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18.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注重仪容的人。

1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

2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

2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

2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豪”的人。

2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

2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

2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

2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

27.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

28.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

2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

3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

礼仪,感恩,尊重,关怀,认真…都浓缩进了这30条须知中。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周国平

庄子通过一个故事,孟子则高度总结道:尽其心者,尽其性也,尽其性者,则知天矣。愿你我在各自领域里,尽心尽性,具备追求卓越的匠人精神!

 

推荐1 recommendation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效率与效能, 资源与分享, 追随与执行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2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申时义
管理员
2017/10/28 04:38

感谢分享,三十条法则需要反复理解并躬行。

庖丁游刃有余之描述,亦令人神往。特选《庄子 内篇 养生主第三》原文转发在“国学爱好者”群组论坛,以飨同好。

http://lingdaoli.com/?p=27904

周玉禄
成员
2017/10/28 04:05

秋山利辉的三十条法则,和项目经理的修炼,志同道合。

2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