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的那些伤,只有亲近的人才添得上

2010-12-3 12:48   感叹人际交往“度”的重要性

月余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还是没能读完;也许是历练还欠缺什么吧,个中情节还是无法领悟;友人说顺其自然,看来我是庸人自扰了罢!

想到最近闺蜜那被伤的百孔千疮的心,复对比着前不久小两口的如胶似漆; 我爱莫能助的连连感叹二人世界的反复无常; 看着她的小身板似承受不住那情感的亏欠微微发颤,骤然的分别似千万斤的白雪,掰弯了她高贵的脊梁;

何为轻?何为重?

还记得去年DISC课程学习时ECHO老师说的,情感两头的摆放虽不能做到持平,但也莫偏方过重,否则累的,还是自己……人的一生,最难把握的怕是分寸了吧!如小眼睛转述国学课中所讲的“度”!

一旦有了喜欢的人事物,总渴望得到对等的情感回应;

而点燃内心期盼的同时,伤害与被伤害也开始萌芽了;

你心里的那些伤,其实只有最亲近的人才有资格添上; 

【2018年7月10日 · 对话青春】

八年前的小姐妹,已离开了那个在她心上刻下伤口的男人; 嫁给了眼睛大大的,私文有礼的他;曾经的伤痛被深埋,眼下的深情如何浓重,再也渗不进那个曾经的心房; 

回顾过往,我倒没有所谓的情伤可以和大家分享,但人际之间的你来我往间,倒有几句想讲讲; 

有些人,做人做事看上去举重若轻,让人敬佩之余,不免容易忽略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比如我们做菜之初掌握不好放调料的分寸,于是先少放一些,拿汤匙少酌细品,慢慢添加,直至恰到好处,但亦难免有数次过火。日后再做时,那分寸就明了于心了;见者以为这人手段高明,其实只有自己知道一路走来并不似表象那么轻松自在;

生活中的见者,对这人理所当然的“以为式”对待,以为他/她“事事能举重若轻”“不会受伤”,其实只有他/她才清楚,这一路跌倒滚爬磨出来的疤还嵌在皮上、刻在肌里、藏在布料遮盖的阴凉地——提醒自己的辛酸历程与苦涩过往~

人这辈子,最难求的不过是一共鸣知己罢;

人与人间,最难能可贵的不过是一“懂”字吧;

也许,咱是想找个看见过往伤疤心疼自己的人罢;

但,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人,应该无求否,有求必伤?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家庭与生活, 文学与休闲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2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曹菁
2018/07/11 10:22

再体会下最后一句,对你文末问号的解答。

微信图片_20180711222118.jpg
2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