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公司战略是怎么做出来的?

 

        有些企业的规模始终不能突破,千万元级的一辈子都做不到亿元级;亿元级的一辈子也做不到十亿元级,为什么?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战略的局限性。而一些企业曾经非常优秀,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反而逐步沦为平庸,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过去若干年前战略选择的失误。别的企业干什么你的企业也跟着干什么,这种随风飘,怎么能够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甚至走向卓越呢?相反有的企业持续进步,或者始终保持在世界领先阵营,这必然是企业做出并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安排。

 什么是公司战略?

       简单说公司战略就是公司所做出的重大选择。选择做什么或者选择不做什么,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有些企业在做决策时,在一个时间区间内想做很多事,什么都想做,舍不得放弃,结果什么都难以做好,做什么都不彻底,这种情况在当下企业中非常普遍,恰恰是一种缺乏战略的表现。有些企业看到别人做什么也紧跟着去做什么,从战略层面看这样是不能够超越同行的。当然在不同的公司因为市场区域不同,做出这种安排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今天中国很多互联网企业模仿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而取得了成功,就是例证。但是战略亦步亦趋,时间长了,必然优势会缩小,最终难免流于平庸。不舍不得,有大舍才有大得,因为组织的资源是有限的。当然,战略有一定的时滞性,当期战略正确与否或者说高明与否,体现在企业的绩效上面一般是几年以后的事。当然,随着产业周期的缩短,这个时滞期限也会相应缩短。

企业如何做出正确的战略?

        战略是一种选择,是企业家代表企业做出的一种选择,当然咨询机构也可以帮助企业家完成这种选择。最终不管谁来做出选择,要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一是要与企业的使命紧密衔接,使命不同选择也不同,选择需要围绕着使命去选择,或者说选择的目的是去成就使命所谓不忘初心,就是在内心始终坚守着那种使命感。使命的崇高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战略的远大。光有使命感是不够的,要做出高明的选择,需要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企业家的洞见。所谓洞见就是明察、清楚地看到,企业家的洞见就是企业家能够明察企业环境,清楚地判断产业的走势。洞见不同做出的选择可能会完全相反.

如何提升企业家的洞见能力?

        提升企业家洞见能力需要持续地学习和思考。对于这一点,我非常不认同有些企业经营者的说法,企业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请咨询机构确定了战略以后,就认为公司战略已经定了,可以几年高枕无忧,下面就是去做具体落实层面的事,不需要对战略进行持续的思考。我想国内外一些优秀的企业家都表示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地过,每天都是如履薄冰,这就表明他们是在持续地思考企业的问题,相信不仅仅是生存问题。尽管战略是不会轻易去改变的,但是战略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企业家需要持续地从宏观面全局去思考公司的战略问题,持续地洞见,持续地去发现机会并选择机会。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需要具备的第一性,即:持续性。持续地去思考企业的未来,去捕捉产业发展的蛛丝马迹,去动态把握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要做好战略,与持续性一脉相承的第二性,即:前瞻性,通过展望未来,前瞻性地去把握未来。基于持续性和前瞻性,从而使战略不断去迭代,不断升级,这是企业从优秀到持续优秀或者说卓越的必然要求。

         还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一个正确的战略,或者说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需要保持规范性。所谓规范性就是这种选择需要符合社会的良知,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能够不顾一切只要有经济利益驱使就去选择,即使这种选择实现了经济效益,但是如果社会效益为负,选择与社会的进步发展相悖,也许会一夜回到解放前,遭到政府或者用户的否定。战略选择以后,去实施战略,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保持战略的一致性,即是战略定了,相应的规划与计划需要与之相一致,战略不能停留在口号上,相应的资源需要及时配置上去,要适时调整组织架构,配置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等,使战略落地。

        总结一下,所谓公司战略就是公司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选择,这种选择是持续的,做出正确选择取决于企业的使命与企业家的洞见。做好战略需要有三性,即:持续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确保战略有效实施,需要保持资源配置的一致性。

推荐1 recommendation发布在战略与运营, 领导与管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2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Minqiu Hua
管理员
2016/07/31 11:02

很认同徐博士的观点。同时也感创业公司在注重持续性的同时,也要勇于试错,及时调整,加强灵活性以争取市场份额。

申时义
管理员
回复给  Minqiu Hua
2016/07/31 13:37

一个公司的战略,有70%是需要预先规划,但需得留下30%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

2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