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之自由与不自由!

 

我们有选择的自由,但我们没有逃脱选择产生之后果的自由。

《创世纪》里,上帝给亚当和夏娃选择的自由,甚至有违背上帝意愿之自由,但最终难免被逐出伊甸园之后果。上帝也呼召亚伯兰离开自己的本乡本土,去到应许之地,亚伯兰毅然响应,从而成为以色列之父亚伯拉罕。当亚伯拉罕的仆人与其侄子罗德的仆人相争时,亚伯拉罕让罗得选择,往东往西随他,罗得选择了平原城市,亚伯拉罕则去到高山旷野。罗得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难免最终陷入罪恶之城的恶果。

我们没有办法同时走两条路。也许我们会走在其中一条,却想象着另外一条。但我们终究只能选择其中一条去走。主耶稣就说过: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玛门(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生就是无数选择之结果。而我们有选择的自由。这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因为,我们选择,我们就得对结果承担责任。

对,责任。关于责任,多伦多各社区中心的墙上张贴的解释如下:

责任:行动前仔细思量,且准备好接受行动(或不行动)之后果。

却原来,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人有不做选择甚至拒绝行动的自由,但不做选择也有其后果。

当然可以逆来顺受,当然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当然可以旁观漠视,当然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然可以各人自扫门前雪。之是自由。但也要准备好接受其结果。

当有人说:嘿,让我们一起去冒个险,你可以有选择去或留在自己舒适窝里的自由。但当我们有一天老了,在炉火旁,你是否有亲历的故事讲给那个仍然憧憬着的小孩听?你的开头可能是:孩子啊,我这几十年啊,……

其实,我们生活的长度,是确定的。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宽度或厚度,而这些,都由每天的选择或不选择来决定。

我选择让自己成长,你呢?

需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停留在舒适区不愿意去接受成长的挑战?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连载与故事, 领导与管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7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何兴容
2017/09/15 22:13

“其实,我们生活的长度,是确定的。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宽度或厚度,而这些,都由每天的选择或不选择来决定。”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只会让自己停留在眼前,一切都是驾轻就熟,不必去面对 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本能恐惧,所以舒适,但是对于生命的拓展毫无益处.

生命的长宽高构成生命体积,生命体积与生命的密度乘积就是生命的质量.生命的密度就是不要虚度光阴,体积是长宽高的乘积,多注意保养生命长度也是可以改变的,宽度就是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增加生命的宽度,所谓高是格局,眼界,是对事物的认知,高也是厚,厚德载物,一个人的体魄,知识,智慧与德行决定了他的人生质量。

Tony Huang
2013/09/02 00:07

个人认为,人在抉择的时候并非自由的,受到情境条件的制约,基于诸多因素的促动下做出的一种行为。而结果,却与之相反,确实free for choice,逃避也罢,亦或是积极也好,最终的果都在彼岸。
面临抉择最大的挑战是无知!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抉择失误的时候,怎么找寻那原本属于自己的一份平常心!
逃避是不可能的,如同活着就需要呼吸那般!入世、出世,一念之间!

茉莉
2013/08/31 11:08

抉择之自由,后果之不自由。奇怪,这个标题比别的小。

峻茂管理学院
管理员
回复给  茉莉
2013/08/31 11:29

发帖时不同模版。这个是image风格。

删除用户
删除用户
2013/08/30 23:13

我们是有选择的自由,但我们没有逃脱选择产生之后果的自由。的确是这样子的。这也许就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意思吧。有因便有果。Couldn’t agree more!@liufei

liufei
2013/08/30 22:10

couldn’t agree more

7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