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短板还是优势?

该专注短板还是优势?自我参加工作开始这个问题就如影随形,时至今日,我在与它的不懈斗争中总结出来了明确的观点,并且坚定不移的执行着。目前来看,形成了一些稳定的经验。

每个人都有短板,但具体在哪可能不知道,也不喜欢时刻提醒自己。既然人都有回避自身缺点的习惯,那么,专注短板并试图破茧而出就应该是件费神费力的大事。也就意味着我们要耗费比发挥优势更大的精气神才能“扭亏为盈”,或者至少保证短板不会成为阻碍。但把短板培育成为自己的优势则是件更耗气力又不讨好的事。(当然了,有些短板并不那么明晰。我们因为逃避而认为是短板,但别人未必赞成,这种情况需要再花篇幅描写)所以,“补短”本身就是个“高风险低收益”的事。

那为什么要补呢?其实我也挺纳闷的,现代社会分工合作不也挺好的吗?为什么非要把每个人都训练成标配版呢?我不擅长处理贴票报销这样的细致活,但身边有人特别喜欢又安排得很好,干嘛不交给她去处理呢?我们表达感谢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赞赏她的这一特长、请她吃饭、送礼送红包……应该都是可以的。最烦的是有些领导老拿这事埋汰于人,似乎推演而出,认为这种人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大渣渣。拜托,要真是“手不能拿肩不能担的”,也活不到现在啊……这话扯远了点。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短板要清楚,但别老想着自己费尽心机的去补。补也补不好,还惹烦。这里,我想再次申明下:我们也不能以此为借口逃避很多应该自己承担和面对的事情。我知道,分辨清楚短板和逃避本身很难,但大家既然都是有觉悟的人,随着阅历整张,用心积累,心里多少也该有杆秤的。至今为止,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勤奋刻苦的人任由短板挡住自己的前进。越踏实越上进,短板越来越不明显。

逻辑上来讲,道理其实很清晰了:取长补短,专注优势,更能发挥效能。

但是,为什么这个论断会成为一个话题,需要不断的去探讨,甚至在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屡被考验呢?我以前想不明白,现在有点懂了。那是因为不同工种和层级需要不同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很多时候是已经固化了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这个越年轻越有想法越能变现的时代之前,有谁能静下心来好好听听“马云们”的胡扯八道呢?当年,张瑞敏也是在公开节目里态度坚决的拒绝过马化腾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人轻言微,有几个人会对你侧耳倾听呢?假设你的优势就是“瞎掰扯”,估计你的职业上半场会活得很悲催吧?上学时候我就见过一些脑回路清奇,说啥别人都听不懂的人。当时,有人觉得他们怪异,有人觉得他们可笑,更有人觉得他们疯狂……时至今日,他们没有一个让我失望。真的,活得特别牛逼,还很谦虚。我更佩服他们的是:在日积月累的鄙视和排斥下,他们能矢志不渝的坚持那么久,但真的等到所有人意识到他们活成了丰碑伟绩时,他们又能全身而退,不带走一片云彩。

所以,基层的领导特别喜欢想法不多,只顾低头干活的“听话者”;中层领导欣赏有点小心思,但好歹自己能控的“小能人”;到了高层那,一回头,发现后面没人跟着跑时,才明白一大堆有远见有理想有想法的员工都被拍死在来路上了。那个空虚寂寞冷啊,能咋办呢?凑合用呗!所谓“富不过三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是因为基层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跟高层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是不同的。怎么能指望一个老低头干活的人忽然学会了抬头看天呢?

经常抬头看天也不算种优势。在这样浮躁不安的社会里,容易脱离现实,空中楼阁。只是,我们老希望“完美”出现,要求基层的时候就听话干活,到了中高层的时候又得有高度能引领。这种人,本来就不多,过程中还得不到激励,老被排斥,走着走着就被灭了。

由此可见,专注短板和优势,都算不得是种“多元思维”模式,都太“一元”了,维度有点低,也可能会狭隘了。我经历过的最好的方式是:坚守优势,整合补短,跳脱出来,灵活一点。简单点的表达就是,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本来的样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尽管初心易得,始终太难。但这是我们真正保持自我完整的核心。如果连自己原本的样子都忘了,我们会越活越迷失,很难找到发力的原点。只有我们相信并坚守自己原来的样子,优势也好,短板也行,都容易面对。把我们的优势修炼好,不该用的时候收敛住;实在藏不住挨批了,也要扛得住。等到该用的时候,发挥到极致,贡献出最大的价值,这是比较好的路径。

我们靠补短也能活得很好,但未必能活出精彩,夜深人静,内心未必安宁。我们靠掩藏优势也能过好,但未必甘心,人走茶凉,别愣着发神就好。取舍之间,自行论断吧。世界那么大,不一定像别人那样才好。

推荐1 recommendation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效率与效能, 追随与执行, 领导与管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3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AlisaChen
成员
2018/07/01 13:15

再读,又有了新的感悟,难怪先哲都谆谆教导:温故而知新……

Minqiu Hua
管理员
2018/04/25 10:22

人无完人, 有点短板也好!不会太遭人嫉妒:)

申时义
管理员
2018/04/25 09:50

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将自己的天赋、才干结合自己的激情和使命,自然就能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
个人需要关注自己的优势,团队领导者也应该更多关注成员的优势。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弥补各自的短板。
我很赞同晶晶老师的观点,一直都不太欣赏所谓的短板原理,因为最终大家都是将优势削平,变成了平庸。

易 乾: 用九,群龙无首,吉。

3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