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部分,我们需要澄清如下概念:
思维、思考、思想、创新思维、分析思维、逆向思维、结构化思维、逻辑思维、阳光思维、平行思维、六顶思考帽、双赢思维、对抗思维、发散思维。
要澄清这些概念,我们先从“什么是思维?”这个问题开始……
自古以来,思考或思维的重要性就被不断强调,诸如:
“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
“博学之、慎问之、缜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
“我们的各种知识,归根到底是用来唤醒我们的智慧的” ——马云
注:在系统管理的结构中,我提出过TSC能力模型(能力=思维T×技能S×认知C),指出凡是以知识的运用为谋生手段的职业人(Making living by knowledge),思考力(思维)对我们知识的学习、运用都起到核心的牵引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对思维建立全面而清晰的认知。
一、什么是思维?
这好象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容易让人产生混淆。
在百度百科上查“思维”一词,答案如下: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摘自《百度百科》。)
这个看起来好高级好高深的回答,其实一开始就错了,思维不是人脑独有的东东,难道我们家里的猫猫和狗狗就没有思维吗?(我至少相信我家的咪娅是有思维的)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 思维是个多义词
含义1:思维——思考的角度
例1 阳光思维
例2 双赢思维
例3 平行思维
例4 对抗思维
上述这四个词中的思维指的都是“看问题的角度”,即我们在面对某类或某个问题时,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和位置去看这个问题。
注:当大众对某一个问题持有不同观点时,在表达中经常会习惯用“不是”,“你说的不对”这样的表述方法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时他持有的就是“对抗思维”。
注:平行思维与对抗思维相反,江湖上最典型的代表工具就是“六顶思考帽”,我会在下文中阐释。
含义2:思维——思考的方法
例1 逻辑思维
例2 逆向思维
例3 创新思维
例4 结构化思维
上述这些词中的思维指的都是“思考的方法”。下面,本文先重点和读者探讨思维的第二个含义——思考的方法(在下文中,如没有特别提示,思维一词指的是思考的方法)。
2.什么是思考的方法?
我个人认为,这需要从“思考的对象”说起。思考有对象吗?
这个问题其实就和“我们手的动作有对象吗?”一样简单。
设想您在喝咖啡时,从您用手拿起咖啡杯到送到你的嘴边,手的运动对象都是咖啡杯。
思考在运动时,对象又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思考的对象就只有两个字——“信息”!!
当一个人在开车看到红灯时,这个信号传递给我们的大脑后产生的信息是“我要停车。”
所以思维(思考的方法)就是我们的大脑接收、处理及传递信息的方法。
当我们说一个人思维清晰时,指的就是他接收、处理及传递信息的方法高效,这是人类最核心的竞争力。
3. 小结
(1)什么是思维?
答:思维有两类,类别1:思考的角度;类别2:思考的方法。
(2)思考的方法是?
答:思考的方法就是我们的大脑接收、处理及传递信息的方法。
(3)什么是思考?
答:思考就是大脑对信息接收、处理和传递的行为;如果思考的行为采用了高效的思维方法,则思考就会高效,反之亦然;
(4)什么是思想?
在思考的行为中接收、处理信息后产生对某物或某事的观点(idea),这些idea经过大脑的重新组合就可以产生思想(thought),因此我们把思想(thought)可以理解为处理某类信息后,在人脑中产生并重新组合后的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