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

经过鞍山。
就像经过任何其他城市,可以写其历史,也可以不着一字,悄悄离开。
毕竟,是来工作的,哪有那么多闲情。

他们带我去看了玉佛苑,看了世界上最大的玉。
也讲了很多关于玉的故事,特别是那岫玉的传奇。
但我却怎么也感不起兴趣来,因为我总觉得鞍山最最珍贵的玉,已经消逝了。

还有什么传奇,能象她的一生那么让人叹息!

据说,她出生的时候,她母亲便做了梦。
有白发老人暗示她母亲要给她取名为“棻”,但字典查不到。
所以她便叫了“晓旭”,因为是清晨与露珠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
而那“棻”,康熙词典分明注明是“香木”的意思。

原来,她就是那五百年前的黛玉,木石缘尽,花落人忘。
原来,她就是那一千年前的绛珠,用泪还情,感天动地。
就是这么个人儿,今生今世,却红楼梦醒,留给个中人无尽的哀思。

经过鞍山,竟然没有人提起,不仅为之伤感。

又想起晓旭写的诗歌:

无 题
    陈晓旭  如果我死了
  你是否失掉一些快乐
  为了我
  是否会让你哀伤
  在心头上停留片刻  在灯火辉煌的舞台上
  你是否会感到孤独
  在朋友们热烈的交谈中
  你是否会在角落里沉默
  在甜梦萦萦的仲夏之夜
  你是否会感到一丝凉意
  在冬日雪花分飞的清晨
  你是否会感到寂寞  当世人已将我的名字淡忘的时候
  你是否会在心底
  悄悄的为我唱一首
  忧伤的歌

 

彷佛有预言一样的,
她就这么走了。

又让人想起几百年前黛玉的葬花词: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好在,来年,花还会开。
只希望,下个花季,她能找到能与之举案齐眉的人。

 

 

 

(此文写于2007年8月6日)

 

 

  • 1
苦丁茶 [2007-11-15 07:47 PM]
会有很多人只要提起林黛玉,想到的一定是陈晓旭.做为一个演员,不需要有太多的戏,经典的,一部足以!!!
淋湿的风 [2007-08-07 10:44 AM]
老师提到玉,自然地想到了最近在老师博客里流行的作女。
《作女》是抗抗04年的作品。印象最深的当属抗抗极富功力的细致和细节描写,让人既解馋又解渴。再有就是关于玉的描写:
“在中国古代,翡翠原是一种鸟的名称。鸟的毛色那叫漂亮,有蓝的绿的黄的红的好多种。通常呢,雄鸟为红色,谓之‘翡’;雌鸟为绿色,谓之‘翠’。到了清代,翡翠鸟那么好看的羽毛,让人送入了宫廷,被皇宫的贵妃们插在帽子上,作为发饰。那些翡翠鸟的羽毛制成的首饰,都带有个翠字儿,什么钿翠啦珠翠啦,都是形容翡翠鸟的。后来呢,大量的缅甸玉也传进宫来了,嘿,那缅玉的颜色,恰恰也是红的和绿的两类,那么光滑鲜亮,特别像翡翠鸟的羽毛颜色。这样呢,宫里的人,干脆就把那些红色的玉称为翡,把绿色的玉称为翠,你可别说,这名儿还真是贴切又传神,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叫开了,翡翠翡翠就是这么来的,这来历不俗吧!”
关于玉,清新透彻价格不菲;
关于鸟,啁啾宛鸣相濡以沫;
关于爱,质朴自然卓尔不凡;
……
怎么和晓旭的境况如此相象?……
茉莉 [2007-08-07 08:39 AM]
我也才知陈晓旭是鞍山的
“生长明妃自有村”
smalleyes [2007-08-07 07:45 AM]
响风,我赞同你的意见和建议。
实在是无法忍受一些学者打着学术的名义歪解名著。
若是一味的幽默倒也罢了,偏偏又装字母的样子!
响风 [2007-08-07 00:50 AM]
发现小眼睛近期对红楼及相关事物提及较多,看来心得蛮严重,来个红楼新解好了。
《南风窗》前几年有个叫候国平(河南籍)的作者,写了不少红楼与时事的结合文章,针砭时弊,好看。
小眼睛也可以来个“四书全酷”,把四大名著的一些情节或内容随意摘些与领导力搞个结合,不一定是按照原著来。
看了些易中天品三国,还有水煮三国什么的,心里压抑的紧,都太认真了,没有娱乐精神,累,不好玩。
候先生那种风格的东西看的人会心笑,又能让人深思,不知道现在能不能搜索到,都是些篇幅很短的东西,但内容深刻。
个人见解,不爽者请内心轻轻鄙视下我。
blue [2007-08-07 00:14 AM]
我是一朵柳絮 (作者:陈晓旭)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将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海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丫头 [2007-08-07 00:06 AM]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心里记着我?”

引用内容 引用内容
当世人已将我的名字淡忘的时候
你是否会在心底
悄悄的为我唱一首

有那么一首无声的歌,名字叫花落。它簌簌而下,片片成雨,随风散去,腐化成泥。
惜花人见之,揪心地疼,欲留却还休
罢,罢,罢。质本洁来还洁去,强留,徒具皮囊
香木之芳,闻者忘俗,却不辩其味。
懂香人何在?
归去,下一世寻,那错过的,未识的良人。

小河弯弯 [2007-08-06 11:14 PM]
好在,来年,花还会开。
心还在,梦就在,
让我们从头再来,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
seek [2007-08-06 10:49 PM]
一个人听着那葬花吟,几多唏嘘,几多感怀,让我有流泪的冲动
seek [2007-08-06 10:38 PM]
一道人世的轮回,也许是为了上辈子那未了的遗憾
smalleyes [2007-08-06 10:22 PM]
又配上《葬花吟》歌曲。
歌词如下:

引用内容 引用内容
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落人亡两不知!
123 [2007-08-06 10:11 PM]
“黛玉’的家乡在鞍山还是在老师的《花落》里知道,平常倒是很少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只是很喜欢晓旭版红楼梦,而对其她版本的却从不看。对晓旭的那些新闻也好,评说也好,真的是弄不清就里,辨不清是非。只对自己说,喜欢那个晓旭版黛玉就好了。
Sunnygal [2007-08-06 10:01 PM]
我想,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陈晓旭与林黛玉更匹配的人了……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文学与休闲, 连载与故事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1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张步成
2014/05/27 04:55

it is not easy to forget this girl called Chen Xiaoxu, who died in a way seemingly chosen by herself.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