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中国爆导游(二)

关于爆导游对老婆的描述还有很多故事。老婆拿着他用两千块钱买的A货爱马仕包包到处炫耀只是其一,在“闺蜜”们面前炫耀孩子上的补习班很多、去超市捡最贵的东西买(回头又放回原处,只买打折品)、有了新项链故意绕着学校大门转圈等,让他觉得又假又虚伪。
听他一讲,确实觉得日本主妇的日子好悲催。实际上,他口中的日本男人日子过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据他介绍,日本有个“30万”家庭的说法。男人32岁左右基本成家有了小孩,这个时候的月收入基本在30-40万日元,相当于1.6-2.4万元人民币。注意了,这个收入就是这个32岁左右男人一家的全部所得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婆是不工作的。那好了,所有开支都得从这30万日元中出,包括房租、孩子教育费、日常生活费等所有项目的。而日本的日常消费水平不低,一个富士苹果约合5块钱人民币,一家三口吃个苹果都会左算右算的。所以日本家庭主妇都会有个帐本,事无巨细的把开支记录下来。到了每月24号,会拿出账本跟老公孩子开个家庭会。说什么呢?就说当月的收支情况,目的是告诫老公孩子别乱花钱了,下个月工资还得老实遵守本主妇的规划。一般来说,老公孩子都会低垂头颅、频频赞成,实际上也是无奈叹息着吧?到了25号,日本男人们集体向老婆呈上信封里的全部工资,开始了新一轮的精打细算。
据爆导游介绍,日本老公下班回家是不能太早的,偶尔为之还算惊喜,但若经常如此家里的老婆是会暗示不爽的。为什么呢?因为日本的职场职级和晋升通道很成熟了,竞争很大,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的标准是跟上级领导的关系如何。如果常被领导邀请参加晚上聚餐、喝酒娱乐则被视作圈里人,上升自有保障,否则的话就职场到头了。于是,经常可以看到霓虹闪烁的夜晚,日本街头徜徉的男人们,他们走来走去绕着商场或公园转圈,就是不敢回家,徘徊得差不多了,打开几听啤酒装满浑身酒味,踉跄着脚步挪回那个装着妻儿的家。回家之后还得装腔作势着:“本不想喝,领导硬让陪着,下次真不想去了。”—爆导游感慨:“这样的表演天天进行,不变态都难啊!”
听到这里,我特别能理解日本街头那一张张不见笑颜、拘谨着的男人的脸了。看不出悲喜却明显藏着压抑,诉说着怎样的悲催啊!
爆导游说,日本很少有小偷却常有咸猪手。被侵犯的女子有种变态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同时日本的自杀率非常高,每年都至少有3万人用自我了结的方式告别这个亲情冷漠的社会。据称,日本人年满20之后基本上就跟原生家庭没关系了。父母子女之间情谊淡薄,缺少关爱,导致大量年轻人轻生。我们这次旅行经过的富士山下青木原林海就是日本的自杀胜地。浦杰和嵯峨浩的长女慧生也就死在这片林海里。虽然这个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伊豆半岛,还有部浪漫的影片《伊豆的舞女》,甚至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恋情也发生在这里,但那片林海仍旧带给我深深的悲伤,里面埋葬着多少鲜活的生命就沉积着多少哀伤。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爆导游真是个述说故事的高手。回想一路同行,他给讲的那些日本风土人情和故事,我想这趟旅行真是值得啊。
推荐0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文学与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