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的焦虑

泰戈尔说:“面对你,我的言语挣扎不成歌曲”。艺术就是使这种感觉的挣扎成为语言,成为音乐,成为可传递感知的方式。如若你没有这个资源和能力,那就仅只能挣扎着而已。而正是那种挣扎,让人们迷茫和焦虑。

语言的贫乏,导致了思想上的焦虑,比如当你看到一群鸟在水面上飞,于是大呼“好牛好美的一大群鸟”,此时你的焦虑感伴随着旁人默吟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急剧攀升;当一个英国贵族用“不羞于发怒的女人”形容一个脾气不好的中老年妇女,而一个普通人只能用“泼妇”这个词时,焦虑感甚至仇恨感由此而生。通常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不会直接用一个凝聚了很多指向性的词,(现在很多的网络词汇都是这种简短浓缩多指向的词,如Low,酷,牛,屌丝,等等)。

可以总结说,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也就选择了这种语言框架下的思维和感知方式,也就是选择了走向什么样的人生。很多时候,人因为在语言上的无能,无法表达自己真实丰富的情感,导致只能以简单粗暴劣质的行为来表达情感和处理事情。论其根源,还是和所受教育有关。如教育单纯只是为了应试、应聘;如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考证,积累物质财富,在浮世繁华中,何以构建安全感,何以不焦虑?

想到高晓松的一句话,说“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远方就是希望与追求,和所谓的财富无关。

 

推荐2 recommendations发布在修身与成长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4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何兴容
2017/10/06 08:4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不仅是初学入德之门,更是学海生涯中的三纲领,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只是读书可能带来的附属品不应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做一个心性光明、行为努力、目标远大、学习不辍、内心安宁的人才应该是我们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申时义
管理员
回复给  何兴容
2017/10/06 10:10

点赞!学习之目的,的确比学习什么更重要。止于至善,需要明白何为善。

Minqiu Hua
管理员
2017/09/26 14:10

坦诚, 直接的表达, 愉悦自己也方便他人。

周玉禄
成员
2017/09/26 07:32

我理解起来就是情景沟通的艺术。简单直接没有错,激情豪迈也可以、温柔婉转也未尝不可,环境、主题、对象融融恰恰、恰到好处。
可能要担心的是,不可只有一种选择。多一种选择,多一种自由;多一种自由,多一份从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